原创:南珞洛
初入职场的新人,因为没有职业经验,或多或少会掉进职场的坑里。或许是犯错,也或许是背锅,都有可能。
大学毕业就待过两个公司,第一个公司,由指导老师引荐。老师不是老板,只是企业的顾问。因为公司孵化他的科研项目,我作为长期接触他科研内容的人,顺利成章的进入了公司。
作为实打实做生物技术研发的企业,非常不容易,因为前期投入大,收入少。
老师不愿卖掉技术,虽然某上市药企愿意出1000万购买他的成果。
他不是个唯利是图的人,科研成果就像他的孩子一样,谁愿意为了钱轻易卖掉自己的孩子呢?
也因此,企业中很多都是老师的学生,因为这个领域太新了。在公司里,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活,大家都一起干了,很多时候权责分得并不清晰。
我当初做的是对接各大药企,闲暇之余总想给公司多做点事情,公司初创,总是各方面不成熟,又因为那时用着阿里巴巴的会员平台,所以就帮忙各种寻找有用的材料。
但是,这才是错误的开始。老话说得好,各司其职才能安然无恙,越俎代庖会酿造祸端。
终于,师兄爆发了,问材料谁让寄过来的,我说看到你没找到合适的,刚好看到就让寄点样品过来,希望有用。
没曾想,被一顿痛骂,让我干好自己分内事就好了,不需要我瞎插手。当初我确实做错了,不管发心如何,做错了不要太多争辩,否则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后来老师看到样品很满意,还夸了我,说对材料选购很专业。但那时的我已是战战兢兢。
老师终究不是一个职业管理人,他更多看重的是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努力,对职场的门门道道他关注并不多。
他的夸奖更让我害怕,怕激起师兄的愤怒。
好在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时间久了,师兄就把这事慢慢忘记了,而我牢牢记在心里,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但职场中,永远没有一帆风顺,你不找麻烦,麻烦也要来找你。
当我把一个新项目引荐回公司后,生产部并不是很高兴,他们不想增加更多的工作,虽然这是老师想作为试水的领域。
祸根也就这么埋下了,当准备发货的时候,发现量少了一半。负责生产的师姐说我报给她的就是这么多。师妹私底下偷偷跟我说,记得我跟她说的不是这样。
我了然,师姐并不是一个胡搅蛮缠的人,她听错了。但正因为是听错,她不觉得她弄错了数据。而我没错自然不愿承认错误。
随口一说,看似省事了,可结果是沟通内耗增加。最后她甚至说,如果不是你把项目引荐过来,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工作中重要事项,必须保以可查证的资料,明确权责的同时,也督促彼此更加用心对待,同时减少内耗。创业研究型的企业,一切都未规范化,没有以书面和纸质资料报送,才导致权责不清。
在我刚踏入职业生涯时,这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人生职业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走,踏进泥坑不要紧,要紧的是要自己走出来,而且要尽快走出事件的阴影,不要陷入情绪的死循环里。
对所有的意外心存感恩,无需懊恼,我们将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更容易化解职场的中的关系危机。
犯错了长记性,成长就是这样,人生是一场历练,自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
因为,除了自己,没人会把你的错误记得那么门清,时间久了都会忘记,你的越来越优秀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那时,你的曾经就是轶事,就是励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