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历史上曾是中国的国教,汉代、唐代等朝代皆以道家学说治国安邦而走向繁荣强盛,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认为:“从我国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和道教的信仰看来,道的成分比儒的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
道教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人生哲学,激励国人刻苦磨练、知行合一,为求道得道而努力探索、不懈奋斗;道教贵生乐生、逍遥洒脱的精神,塑造了国人热爱生活、求真务实的品性;道教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心理;道教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式;道教奉行“知常容,容乃公”的准则,形成了宽容谦让、包容开放的民族性格,促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道家的祖宗老子说: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而,人们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保持外表纯真,内心朴素,减少私心欲望,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民吃得香甜,穿得美丽,住得安逸,过得快乐)的小国寡民状态。
老子的《道德经》,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颂歌,是中国这一智慧巨人对宇宙、人生、社会、政治、军事认知的哲学格言,是仅次于《圣经》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返璞归真,提倡清静寡欲,自然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这些,对当代社会生活很富有启示意义。现在许多人物欲膨胀,追求奢侈生活,搞得疲惫不堪、身心交瘁、误入歧途、后悔莫及,与人的本义渐行渐远。确实需要悬崖勒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让心灵得到安宁。
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道家思想的主要部分。道家倾向于自我从世俗的束缚中独立出来,达到隐者的大自由,抖落尘世的重负,向天国飞升。令人羡慕!
列子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他是战国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古书中记载他已经修持到了“御风而行”的境界,庄子也曾经提到这一点。《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他想到哪里,不用乘飞机,不用坐车,“御风而行”,像孙悟空一样,腾云驾雾,潇洒大方。
道家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说得最多的也是道和德。故道家又称“道德家”。道的尊贵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对于广大信道和修道之士来说,修道的首要条件就是立德,就是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立德的关键在于提高自我修养,具备良好的品德。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的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嫉妒、不妄语,不溺于音色美食。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立,基立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道家以“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精神为动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家贵生乐生和胸怀世人的人生态度。修道以致长生成仙,就是要求人们以积极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修道主要有心性品德的修养和身形生命的修炼两个方面。心性品德的修养和提高,是修炼物质生命的基础,去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养。
道教以其清静无为、参道成仙的特质,使现世的人们求得了生命的宁谧和圆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是学究天人的李白、苏东坡都对它如痴如醉。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基于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
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道家哲学对中国政治活动也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得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因着有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