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玄柯
来源 | 终身成长布道师 (公众号:终身成长布道师)
思考下你是否经历过如下的场景:
- 有个报告需要周三交,一直到周二晚上你才开始写。
- 想要减肥,但是一直没行动,直到自己的体重又突破新高,身材也走样了。
- 你有一些好的想法,但是却一直没有去尝试,这个想法就真的只是成为了想法而已。
- 你身边有些人,无论是约会或者上班,总会迟到那么几分钟。
上面是我列出来生活中大家经常碰到的一些拖延症,大家也可以想一下自己有哪些拖延症的情况出现。
不过,接下来我需要大家反过来思考,就是有哪些事情你不会拖延?
- 你不用立即回答,只需要思考,如果你能找到,思考下这件事情你没有拖延的原因是什么?
- 有哪些因素让你没有去拖延?具体到因素。
带着这两个问题,你接着再往下看,会有助于你思考自己拖延症的原因。
拖延症的成因
拖延症的成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遗留的痕迹,第二是所谓的完美主义。
人类进化
我们之前分享过丹尼尔.卡尼曼的一本书《思考快与慢》,书中提到人的大脑有系统1和系统2(当然,系统1和系统2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两个概念),系统1是快系统,也就是人的习惯行为;系统2是慢系统,需要人的主观思考参与其中。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人的大脑为什么要进化出两套系统呢?
原因是人的大脑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要消耗身体能量的20%,而我们的祖先生存条件比较恶劣,所以获取能量的渠道不多并且不稳定,所以为了节省能量,就会倾向于让大脑更少的去思考。进化到今天,我们生活中有60%的行为都是习惯化的行为。
那这和拖延症有什么关系呢?
你可以思考下,那些能让你拖延的事情,是不是都特别费脑子,比如:写作业、做PPT、读书、运动等等,所以我们迟迟不能开始,其实是大脑在犯懒。
相对而言,刷抖音、看电影等娱乐活动就不需要浪费太多的脑力,会让你有一种享乐的感觉,所以你不会在这些事情上拖延。
完美主义
我们常说,某个人是个完美主义者,大概率是说这个人做事情追求完美,会努力做到最好。
但,拖延症所说的完美主义,是怎样在别人心里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良好的形象。正是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才会迟迟不敢行动,生怕自己做不好,别人会嘲笑自己。
生活中有太多人,特别怕自己全力以赴的做了一件事,结果还没做好,别人会说自己没天分、自己不聪明等等。所以他们宁肯拖延到最后一天,稀里糊涂的做做,然后跟别人说:“这件事情我也没办法啊,是我最后一天突击做出来的”,言外之意是:“如果做的不好,你也不能说我,我都没尽全力做”。
所以,在意别人的眼光,为了自己的面子,会造成拖延症。
拖延症的分类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拖延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逃避行为,而是由一系列的情绪、心理活动、环境变化等叠加形成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拖延症的分类:
期限型拖延症
就是一件事情有个明确期限,比如:下周三有个报告要交,但是直到周二晚上准备睡觉了,你才想起来报告还没写,于是只能熬夜去完成报告。
个人事务型拖延症
就是这件事情本身没有明确期限,所以你不会着急去做,比如:你想读一个MBA,或者考一个注册会计师的证书。然后你会跟自己说,首先我得先买点资料了解了解,然后还要找读过MBA的人学习相关经验,当然还会有其他的你觉得应该提前做的事情。
这无形中,会给你设定很多的前提条件,说不定等你真正了解完,下定决心要做的时候,你已经过了最合适的年龄,精力也跟不上了。
正是由于这样的个人事务并没有明确的期限,所以你才会有无休止拖延下去的理由和借口。
简单拖延
就是这件事情本身特别简单,你顺手就能给办了。比如:回微信消息这件事情,有时候你看到朋友发过来的消息,你可能想着我过会再回,又忙其他的去了。但其实可能就是个特别简单的问题,你可能只需要回复一句话。但这个简单的微信消息,你有可能会拖上一天时间,直到朋友再次给你发消息确认。
对付简单拖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去做,你就想着将这件简单的小事做完之后,我就能将它从我的大脑内存中清理掉,咱们的大脑内存多宝贵啊。
复杂拖延
或者叫生理性拖延,这种往往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不能控制等等。这种类型的拖延不在我们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我们就不过多进行介绍了。
ABCDE认知疗法
要想终结拖延症,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ABCDE认知疗法,这个方法我们之前也介绍过非常多次,可以用于解决各种你碰到的问题,比如:情绪管理等。
我觉得,对于拖延症来说,ABC认知疗法相当于从根上解决问题,而其他方法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所以,你一定要多练习和使用。
A:表示事件发生,比如:你得到了一个任务,周三要交报告。
B:你对发生的这件事情的看法是什么?周三交报告,那我不慌,等到周二晚上再交吧。
C:表示结果,你周二晚上写报告,花了几个小时做了一个不怎么样的报告,老板可能还会骂你,因为做的报告质量太差。
D:表示质疑,你需要质疑自己的B,为什么我要周二才去写报告呢?对我来说有啥好处呢?这样难道不会加重自己的焦虑感吗?我提前两天写完,不就能够心里轻松两天吗?不然心里得一直装着这件事情,干啥都想着,多累啊。
E:因为D质疑B,所以会造成的影响,比如:你通过D想明白周二才去写报告是不行的,所以你提前两天完成报告,然后中间几天你还有时间去优化和完善报告,最后因为报告质量高,得到了老板的表扬和奖励。所以,一个新的B就诞生了,之后再有类似的情况,你一定会提前去完成,这样对你结局是最好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问题时,用ABCDE认知模型会有一些误区,有的人在出现问题之后,会去质疑A,就是能不能不让事件发生,或者事件发生的不合理。
但是往往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认知才是最关键的,因为认知会决定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最终会觉得这件事情的结果。
其他工具方法
除了上面介绍的ABCDE认知疗法外,我还总结了几个工具方法,有的是我从其他书里学来的,有的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在用的。
将背包扔过墙
假如你有一个背包,背包里放着你最心爱的东西,然后你将它扔过墙,这时候你会怎么办?你大概率会拼了命的想要翻过墙去拿回这个包。
所以,将背包扔过墙,相当于给出一个承诺,然后这个承诺会牵引着你朝着目标前进。
比如,我承诺大家每个周四晚上8点30都会直播,分享下我这周所思考的内容,找一个主题,分享我学到的一些知识。我这就是将“直播分享”这个事情扔过了墙,倒逼着自己必须要遵守承诺。
大家也可以利用这一招,适当的给出一些承诺,逼着自己去行动。
时间管理工具
大家都知道时间四象限方法吧,就是通过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四个象限。
大家觉得应该优先处理哪个象限的事情呢?对,没错,应该优先处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会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就好比周二才发现周三要交的报告还没写那样。
所以,我们每天都需要去梳理自己的时间四象限,看看哪些是我们必须马上开始做的,然后就立即执行,不要犹豫。
当头棒喝/心锚
这两招是我经常用的,当你在做拖延的事情时,比如:刷抖音、刷电视剧等,可以大喊一声:“停”,一定要大声喊出来,足以震慑到自己。
这样,才能打断你正在做的事情,转而能回到正轨上。
但是,光停下来还不够,你必须能快速的开始你想做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心锚的概念。就是我们通过某种仪式感,让自己快速进入对应的情景中,比如:坐到书桌前,打开电脑中的文本编辑器,只要你能敲出第一行字,你就能快速进入到工作状态。
都有谁?
这个方法来自于《如何克服社交焦虑》这本书,主要针对前面提到的完美主义。当你在乎别人的看法时,不妨问问你自己,谁?都有谁?谁会在意你没做好这件事情呢?
最终,你会发现,大概率没有谁,很多所谓的别人的眼光,都是你自己幻想出来的而已。
所以,只是你想多了而已,没有谁真的特别关注你。
自我反馈
当你做了一件没有拖延的事情之后,可以发个朋友圈,或者用其他方式给自己奖励,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正向反馈。
另外,就是你一定要总结出来,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再不断的强化练习使用。
总结
文中介绍了很多方法,但是不要指望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发生蜕变。
要把生活当成一种修行,不断的去用这些方法,不断的总结,你才能慢慢看到自己的改变。
加油,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顺带做个预告,下周四晚上8点30,我们会分享一本书《如何克服社交焦虑》。在没听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虽然算不上外向,但绝对没有社交困难的人。
但是听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社交焦虑还是挺严重的,所以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跟我有一样困惑的人。
微信图片_2021071818032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