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孙子战略思想的摘要

关于孙子战略思想的摘要

作者: 沈园幽径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21:03 被阅读0次

        曾读过几遍《孙子兵法》,但悟性还浅,又不带兵打仗,所以,孙子的思想也只是几个要点会对我的管理实践有些启示。今天就孙子的战略思想部分搞一个摘要,并对这些摘要说几句自我认识。

      孙子战略思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全胜思维”,即“必以全争于天下”。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说“上兵伐谋”,要“兵不顿而利可全”。兵不顿,是低成本;利可全,是高收益。这两者结合,就是“全胜”。站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上,就是要花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从结果的维度来看,是“结果的全”。而要做到“结果的全”,就要去追求“过程的全”,用孙子的话来讲就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把军队分为两种:胜兵和败兵。这个划分不是从最终的结果出发的,而是从对待作战的态度来看的。一支出色的军队,是做好了确保胜利的各项工作之后,才开打。而一支平庸的军队,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战场再说,心里想着:说不定就打赢了呢!前者很大程度上是稳赢,因为已经有了必胜的准备才开打;而后者,更像是赌博,寄希望于临场发挥,而不是充分准备。其实,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往往不是在战场之上,有的时候项目或行为的选择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孙子兵法云: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这段话的大意是:善于作战的统帅,关注利用和创造强大的势能,而不是苛求士兵个人做到面面俱到。例如激励出士兵们强大的士气来,利用这种“势能”来推动战斗。真正的管理者,无不是事先制定好策略,给自己划一个标准,符合标准的就是自己的,不符合的也不去期求,他们所做到的,正是创造强大的管理内核,有所得有所舍,从而让最终的成功,变得轻而易举。

        反过来,大部分失败的管理者,总是缺乏对势能的关注,看上去很积极很努力,但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去累积发展管理的内核,缺乏那种“厚积薄发,击穿惯性”的势能优势。不蓄力就开弓,自然是软绵绵的,没有力道。

        前面谈到孙子的战略思想,强调“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也就是说,有赢的把握再打。这样一来,就导致一个局面: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善战者,因为有了充分的把握再打,那么赢得就轻描淡写了。很多时候人们就觉得这不是因为他们牛逼,而是因为本来就简单。另外,他们很可能一打就搞定了,所以,就没有多少战例可以摆出来。孙武一生,有记载的战争就一场。他作为军师,伍子胥作为统帅,打的是吴楚之战。当时吴国深入楚国国境,千里奔袭,调动楚国军队晕头转向,最后攻破了楚国国都,全胜而归。楚国是天下的大国,吴国一战就攻破了楚国的国都,这种战绩也是让人瞠目结舌的。这一仗吴国打的非常漂亮,用孙子兵法的话来说,“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掌握了战争节奏,调动了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一仗就把楚国打服了,后面也就没有再打的必要。另外,这一仗也让其他国家看了,觉得吴国太牛,也就不敢轻启战端。孙武的一生,写了一本书,打了一仗,这很好地解释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我们经常讲厚积薄发,其实,“守”是厚积,“攻”是薄发。机会来临前,要稳,要制定标准,要蓄势;机会来临时,要准;机会来临后,要狠,要“攻”,要强力把握,要推动全场,要一战攻心。

      “守”是十年寒窗,“攻”是一朝成名。“守”是势能积累,“攻”是动能释放。而现实中,往往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多数人传颂“攻”的精彩,只有少数人能耐住“守”的寂寞。

 

                           

相关文章

  • 关于孙子战略思想的摘要

    曾读过几遍《孙子兵法》,但悟性还浅,又不带兵打仗,所以,孙子的思想也只是几个要点会对我的管理实践有些启示。...

  • 先知

    在孙子的战略思想当中,“知”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认为,先知是所有取胜之道的奥秘所在,先知就是竞争双方竞争当中对自我...

  • “先知”:保持开放,兼听则明,越来越接近真相(十一)

    “先知”是所有取胜之道的奥妙所在。在孙子的战略思想中,“知”具有重要的地位。 信息优势,可以在对抗中转为巨大的力量...

  • 《孙子兵法》对企业经营的三个启发

    01 战略 《孙子兵法》作为战略思想的鼻祖,在其开篇便对战争做出了如下论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 《孙子兵法》摘要

    大概又翻了翻《孙子兵法》[http://www.yousuu.com/name/%E5%AD%99%E5%AD%9...

  • 《孙子》精华摘要(1)

    《孙子》精华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出自《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战争,是国家...

  • 《孙子》精华摘要(2)

    《孙子》精华 >>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意思是:通过迂远曲折的途径达到近直的目的,化不...

  • 2020-04-26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全胜论的战略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打仗不是最终的目的,发动战争最终的目的...

  • 2019-08-05

    关于习总书记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的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孙子兵法》的战略智慧

    《孙子兵法》是揭示中国古代战争智慧的不朽之作,它提出的许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战略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战争具有实际的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孙子战略思想的摘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wp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