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25起床,脑子迷糊的情况下先刷了学习强国,没有概念要写点什么。
在写的时候,想起一直坚持写作的同事前辈,他讲为太原晚报写一篇关于打卤面的小文,吃了十几天的打卤面,满城地跑找不同的打卤面馆。是的,在这位前辈的文章里,普普通通的萝卜菜,描述出来,都觉得满口留香,忍不住去惦记吃这口萝卜;但如果坐在饭店餐桌前点餐,看到同样萝卜菜的介绍,我都未必有想吃的欲望。
文字的魅力,是激发了人的想象,延伸了心脑口的同时满足。这是图片无论何时皆不可代替的,或许摄影有此功效,但缺乏有文字表达性的解说,也欠缺了可以共情的内容,而共情是基于我们的想象。
共情是写作者通过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有淡然有忧伤有喜悦有理性有严肃……然,皆需文字。
当然,相比其他摄影摄像的表达方式,文字也经常欺负人,考校我们的记性,强迫我们理解。
记忆性的背诵,可以理解,如想让自己语言有同样魅力,学前人斟字酌句,一则时光不予我,二则突破难度大,背诵是最便捷的积累,把优美的吸收,再打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组织,已算突破了。
强迫式的理解,这个真不知道是检测被强迫者的心理健全与否、共情能力高低,还是逻辑思维强弱……被强迫式理解的人,缺乏的不仅仅是以上三种,更是做文者的人生经历、情绪沉淀;甚至,你让做文者,回顾自己曾经的文字,去想象当时的心情和急切想表达的欲望,他都不一定记得。
正所谓,你眼里没有沧桑,你看到的文字也缺乏沧桑。文字的共情,真不是一两百篇阅读理解就训练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