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年后重读柴静《看见》一20180915

五年后重读柴静《看见》一20180915

作者: 思风恋雨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13:34 被阅读0次

    一直信奉重读一本好书的益处,决定读它,也就读了。旧书已被不再相干的人丢弃,刚买的新书首页我写了一行,我崇拜过的柴静,虽然她已退隐。

    通过那本电子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还有曾经日常更新的新浪博客,认真影响了我的书目选择。后来影响我多的是黎戈。现在黎戈在我心中也慢慢淡去了,我的读书选择渐而走向自我,各方所荐都可吸纳。

    做过很多她的笔记,还有王开岭写她的,时间太久远,本子也不知在哪个乡下的书房。试着找一下旧的博文,或许有记录,幸好博文转成了文档。

    1、托尔斯泰《安娜》,她多次提及此书的影响,我在《看见》一书摘抄她的总结语:对一个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柴静提及,一定要读周扬与谢的译本,周扬是以前的文化高官。

    2、《歌德谈话录》

    3、爱伦堡《人岁月生活》,对这本书的追随,从电子版,到借旧版,到买新的纸质版,读了又读,对我的触动可以记上重重的一笔。“转旧博文一段:在国外那两年,因为喜欢柴静而喜欢她推荐的这本书,可是已经停售了,那个年代幸好还有爱问电驴这些地方可以任意下电子书,可惜是79版的,扫描很差。这些年图书馆借书无望,网络购书无得,电子书下载无门,又不想买影印书了,因为我一直相信总会有再版的一天,如此伟大的回忆录,除了政治原因还有什么可以阻挡。最新的2008及2010版是海南出版社,其实这套书是野夫策划的,想起读过他的书,他出狱后,曾在海南做过出版,特别是出版恩师易中天的书。这套书的译者用了79版的一位,又另加一位,添了文章名,内容也应有所增添吧,这样的主题又何尝不是他所热衷。”

    4、新的视角读《红楼梦》,抛弃红学。摘旧文一段“昨日读了柴静的文字,悲静沉重,似乎在读自己的文章,听她的演讲,也是平常里见深博,静然里有坚持,似乎在听自己的心声。十年前她只有二十五的文字,却有中年的透醒。为什么这十年里没有出书,只能在博客里见到平静的采访式叙述,是不是,做新闻的心已经被世事所染,脱不掉的悲愤与冷静。只知她与白哥和六哥最要好,或许有同类项。做人像他们一样,真心,精心,我认同。然而悲凉在哪里,悲她如此博学,却仍单着,悲着这世间的男人,多少都太不上进,够不着。很多书都由她的只言片语的点拨而寻来看,却很认同她的话,北上只带一套红楼梦,有必看看必扔的书是红学评论。再看她的照片,与我虽不同,却有一种神,相同,在眼晴里。”

    5、旧文:“深爱,才有所得——细读柴静

    是听了《方所》的《看见》一书的柴静演讲,又被很多哲深的语言敲击了心扉,来不及记录,等待重听细品。于是,又做了一个决定,细读柴静。因为不是一个很庞大的工事,也就敢开这个头,柴静,也是很低调的人,文字不多,视频不多。拿出笔记本,粗拟了一下重温细读的方法。柴静的书有两本,《用一辈子去忘记》,没有印刷本了,电子书多年前看过一篇,电脑里有存,再读一次。《看见》,借给曾经的同事,他调离后,没有归还。找别人借一本,做一些笔记,其中大部分内容在博客里可寻。新浪博客。这是柴姑娘文字最主要的存储地。从开始进行阅读,有选择性地读,作笔记。少许的采访或文稿,电脑收集有存,或摘抄本有记,可作参考。全部视频演讲。重要的有方所一讲,看见一书首发,读库几周年,等。电脑有专门的文件夹存。重点研究几个人物对她的影响,如顾准,卢安克,陈氓,托尔斯泰”

    6、白岩松说:柴静有自己的标准和目标,别人的眼光打扰不了她,她信自己。很多人的失败感,不是来自内心的感受,而是别人的眼光与当下世俗的标准。

    7、读王开岭的书我写的博文一段:柴静的精神加他是柴静的幕后人物,他的文字里很少有柴静,只在访谈里提到一次,这是一种挣脱与自守。“柴静是个习惯在采访中做精神加班的记者,这就拓展了事实空间和思考空间,也找到了这个主题的时代位置。而一个记者光背驮纯粹的新闻任务,靠专业理性走不出这么远,他会早早结束掉自己的工作,是综合的人文素质帮助了柴静,面对时代疾病,她的诊断包含中医的方法,呈现出一种系统的、通体的、表里的关切,她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系统,基本还是自由知识分子的属性。”这是我读到的最好的阐释文字,关于柴静。柴静的精神加班太多太多,正如当年的我,时间加精神的高负荷,终于用辞职的决定,让精神远离畸形,正如农业的歇耕,让精神得到滋养。

    8、《顾准日记》读此书受柴静的指引,逢她演讲必离不开顾准。

    9、关于柴静的文字多集中在博文集二中,也就是2013-2016年,这两年的关注也随着她的退少了,这篇在2017年,也是唯一一次提到柴静。在我写俄罗斯文学及爱伦堡的时候,“那些年,我迷上了柴静,从她的叙述语气开始,到她的特质,于是她的文章必读,有关她的也收集,自我有自醒意识的读书开始,她是第一个引导我的人。电子版柴静的第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虽然很浅显,对于她的成长认识触动我很多。《人岁月生活》及爱伦堡的名字是从对她的一次访谈里第一次得知,当时她正在读此书,百度上搜索,柴静曾说,这是她最喜爱的一本书。理由是:传达了一个作家记者对历史文学诗歌祖国的理解和热爱。我比较相信这句话,至少在新闻采访与书写方面,对人物的抓捕方式,在爱伦堡的文字里学得很多。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关注此书,此书已绝版,在市图省图多次查找也没有存书,所以一直没有阅读的机会。但内心一直有个感觉没变,柴静的推荐一定是正确的。”

    把博文转换成文档,用查找“柴静”,即得以上文字。终不负我的笨功夫。

    杂乱也有方,只为由心始发的整理,渐而内空,渐而心静,渐而产生新的起跑点。往往如此,当我的内心沉积太多,物质上的大扫除是必要的,间而来一次精神上的大扫除,大归置,也是必需的,有用的。于我而言。

    还在写,关于柴静的看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年后重读柴静《看见》一201809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ad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