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行|新潮里的旧时光

作者: 木子冀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21:12 被阅读0次

    北京,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皇城,从略谙世故那天起变成了心中渴慕一见的圣土。而今,终于有这样一个机缘贴近她的肌肤寸土。

    古旧与新潮的交融是所有古城的特点,北京也不例外,从踏出北京火车西站的那一刻就深切的感受到了。站内是无一例外的现代高科技、整洁明亮的大厅、宽敞舒适的临时休息室,外面却是琉璃瓦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庄重大气是有的,可也有人说这样有些不洋不土。也许这也是许多仿古建筑的尴尬身份吧,一方面历史的积淀是它得以长存的资本,另一方面时代的进步催动它前行的脚步。不管如何吧,从踏出站的那一刻起,我算是与这个城市结下这短暂的缘分了。

    闲逛第一站:颐和园

    几年前的颐和园一角

    从定福庄坐731转468到四惠坐地铁去颐和园是前一天晚上聚商量好的路线,陪我闲逛的依旧是WX。早上八九点就从住地出发了,公交车虽是一辆一辆的开来,可上班族旅游群却是川流不息,我们挤上一辆公交车,车厢里挤满了人,不过秩序井然,这是北京给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拥挤但有秩序。地铁站里也是人山人海的,不过等车的人都很自觉的排队等候。两分钟一趟的列车载走了一拨又一拨人,我们也终于踏上了前往颐和园的列车。

    一路上都没有时间和空间欣赏一下路两边的风景。不过还好,我们终于在将近中午的时候到达了颐和园。

    红木柱擎起的雕花镂刻门廊前的巨爪下抓着绣球的大石狮被游客摸索的光洁油亮了。穿过门廊,踏着石阶,眼睛逡巡着这皇家的后花园,到处是历史的痕迹。桀骜的麒麟坐落在一处苍翠松柏掩映的院落里;听骊馆的画屏遮蔽着迎面的门廊;小石桥连接的清华轩里画轴满墙诉说着历史的演进与沧桑。

    随意走进一处院落,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期间,知道历史的,不知道历史的;怀着猎奇心理的;还有时是随处逛逛的,像我这样的。我们虽旅行目的不同,但却给予按相同的聚到了这里。生活中的很多事业大都如此吧。

    访过几处古朴的院落,渐行到了昆明湖畔。乳白的石栏围着曲曲折折的湖面,层层叠叠的荷叶浮避了靠近石栏的湖面,乳白色跌映在藕荷色上,清纯的美丽动人。荷花虽已早谢了,荷叶仍婷婷翠翠的擎在水面,较之于大明湖畔雨荷亭旁的菡萏显得大气、广阔。倚栏而立,葱翠的湖水照应着来来往往的游客。

    “湖水依旧在,年年换新人”,同一个湖面,在古时的节日里也该有这样的喧闹被湖水摄去。那些思念心上人的深宫女眷一定曾在湖畔流连、叠叶寄相思;也会有一两位金枝玉叶偷偷跑到湖边嬉戏耍完;当然也有夜行的巡宫人来来回回掌灯巡行的身影。在一片晴天下的水色中,一切都显得恢弘与壮阔了。

    顺着湖畔弯行,石板的有节奏的回响震动着空气,绕到回廊处的时候WX问我有多少级,我也是一脸的茫然。其实临行前朋友曾劝我先看一些书籍,查阅好资料,这样看着才会有感觉,但我还是没有看,只简简单单的上网浏览了一下。我想,有些事情是需要去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亲身去探求的。穿过一片古柏林,左边的灰砖墙上一帧朱红色的门嵌在那里,面朝着几十株高耸的百年老树。

    沿着小山坡缓行,湖面上的游船恣意的在水中游荡,但有一处的船却使众多的行人驻足。在一弯深入水中回廊连接的湖面上,一弯两层的石船如一幢房屋泊在那里。船身全是石头的,上面也描漆刻镂,也有拱形的门。只是永远停在那里,丝毫不为所动。有人解读说,皇帝下令造石船是为了反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治,他想造一个石船就永远不会倾覆,他的政权就会永远稳固。这当然只是一种理想,这个船虽不曾倾覆,可也没有按照它所设想的那样政权不倒。

    在小山坡上时上时下,满眼全是丛生的老树,几乎遮蔽了大片天空,阴阴郁郁的。带到快要绕完整片山皮的时候,看到了“谐趣园”。园里一湾小小的水塘里金鱼怡游期间,畅快自在。池水清冽干净,能看清鱼的一翕一合,许多人站在廊子上朝池子里撒着鱼食。

    下午两点多走下山坡,走出了颐和园。

    时间还早,就打算顺便到就近的清华园转转。坐车十几分钟就到清华西门了,可门卫说没有证件不让游览。于是就在西门口小站了一会。

    清华园没进得去,就绕着围墙走了一小会,斑驳的楼群透过杂植的树木若隐若现在视野里。就这样漫无目的的走着,阳光正浓烈的照在马路上、建筑上、还有我的身上。披着一肩的阳光,虽没有进去清华园,可心里还是暖暖的。不过幸运的是走了一会,就看到了北京大学的东门,穿过马路,决定到北大去。

    校园里虽是假期却很热闹,看着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校园里的学子,一种由衷的羡慕感油然而生。光华管理学院的现代气派与其他仿古的建筑共同构成了校园的建筑风景。没有任何目的的顺着路标走,看到了未名湖的标志牌,就顺着走了。其实他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吸引力的,湖边是否聚满了读书的学子,象牙塔下又会是怎样的情景?校园里的树木也都头这些古朴的味道,虽是杂生,却给人一种自然的活泼,没有经过人工雕饰的纯粹让人心生敬畏。

    在这条路上踽踽独行的时候,正好看到体育场上热闹的场景。排球、羽毛球、足球,篮球,不管是什么运动,你都能看到矫健的男生女生的身影。我也被他们那如火的热情感染了,站在那里观看了好一会才离开。

    未名湖

    未名湖很快就在眼前了。湖面并不规整,也没有石栏围砌。湖边树木杂植。湖中有一方小岛,从生着葱葱翠翠的植物树木。许多人在湖边或读书或晒太阳,假日里的安闲与静怡在此刻才有所彰显。我敛了一块石头在湖边坐了一会,旁边一女孩在背着词汇。她清爽的声音时时的撞击着我的耳膜,待阳光在此处稍微暗淡的时候我起身离开了,那个女孩还在轻声朗读着英语。

    绕过未名湖,往西走,一片园子铺展在眼前。园子里各色的花朵竞相争艳,草色依然清脆,还有一株几抱粗的银杏兀自长在一大片草地上。没有人在草地上坐卧或穿行,草长得就规整有序。

    在北大校园里转了两个多小时,从西门也就是原来的燕京大学的校门出来时夕阳已经越来越低了,不过还是很暖的。许多人站在西门口留念,当然也有要求从此进入校园的游客。我看着这古旧的西门,想起了《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新月,那个美丽聪慧的女孩子以及那段感人至深的爱情。

    第二站:故宫

    去故宫的场景简直不能用人山人海形容了,只是进入天安门的大门就用了差不多半小时的时间。只几十米长的路,我们硬生生的是被挤进去的。穿过端门、午门便是故宫的南门了。

    沿着中轴线一直朝前走,恢弘的建筑群让人禁不住内心的惊异而心生感叹。

    宏伟的故宫

    故宫建筑取坐北朝南的方向,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法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都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屋顶正脊两端的正脊吻及垂脊吻上有大型陶质兽头装饰,戗脊上饰有若干陶质蹲兽,歇山式屋顶(中和殿)有宝顶。斗拱檐桁额枋表面刻画不同的图案和花纹,有动物纹样如龙凤狮虎鸟兽虫鱼,植物纹样如藤蔓葵荷花草叶纹,自然纹样如山水日月星辰云气,几何纹样如方形菱形回纹雷纹,文字花纹如福寿喜吉纹,器具花纹如钱纹、元宝纹等,收美观与防腐双重功用。

    其它如悬鱼、窗棂、栏杆、壁画、天文板、藻井、隔断等装饰纹样多种多样。宫殿装饰色彩,屋顶多用金黄色,立柱门窗墙垣等处多用赤红色装饰,檐枋多施青蓝碧绿等色,衬以石雕栏板及石阶之白玉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它所展示给我们的不只是恢弘的气势,还有一种历史的姿态。这里曾是天子的宫室,层上演过轰轰烈烈的历史大事,他曾封闭的走过了许多朝代,但今天他以开放的姿态迎送着世界各地的来宾。

    第三站:天坛

    去天坛其实原本不在计划之内,只因为它距离稍稍近一些,不用跑太远的路。本想着去香山看红叶的,可他们都说那时的红叶还没有红透,且路程较远,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大城市里穿行。

    坐地铁直接到达天坛门口。进去便看到大片的草地上规整排列的银杏树。沿着旁边碎石铺就的小道一直朝前走,公园里大多是老年人和孩子。打太极的、踢毽子的、抖空竹的,还有唱京戏画钢笔画的。

    最让我震惊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她坐在一个随身携带的小马扎上,时不时的看着眼前的一株古柏树,用钢笔在画夹的白纸上或缓或急的描着画着。

    一帧大画册躺在水泥地面上,他的周围围拢了很多人。有人翻着她的画册问是不是都是她画的,她说都是近两年画的钢笔画。令人惊讶的是,她从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只是退休后闲来无事就常到这园子里转转、写写画画。

    每一幅画都有题款,且都是超过百年树龄的柏树。在她的笔下,柏树苍翠有力,有一种新的生命活力。有人提出要买她的画,她笑笑说这些都是不卖的,只是闲暇时的一种消遣留作纪念。她作画时的认真态度、下笔时的坚定力度,以及不为名利的作画心态,真的让周围的人不时的对她竖起大拇指。

    在这个公园里随处走走,都满是生机,就是打牌斗嘴也能有一种别样的情趣,因为他们从不吵得特别强烈,只是几句怨怒的话,在一旁观看的人从不用做和事佬的。我最羡慕这样的状态,生活中难免会有很多的意见不一,可是细语的嘲弄或是嗔怪总能瞬间熄去人的火气。

    这差不多算是老年人的乐园了。在这里打牌逗乐锻炼的多是老人的身影。生活在大都市里,有一群这样的朋友消遣寂寞的余生也是挺幸福的。

    第四站:长城

    蜿蜒的长城

    因为不知道路,所以去长城的时候做错了车。我们只好坐过站又坐车返回一段,才终于到达长城脚下。

    踏上灰长的石阶,拾级而上。台阶在地势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

    抚摸那久经风吹雨打稍有风化的有内外墙的青砖墙身,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墙身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 。遥遥的看着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关隘拱门 ,威严峙立 的感觉却是如此的贴近。走近关隘细看,城楼上的建筑装饰 —— 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 。

    看着这崇山峻岭中的长龙,不由得就会发出溢美之词。站在烽火台上向下看,辽阔静远的大世界就全在目光所及之处了。无形之中,心境就会开阔起来。想象着 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 , 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这该是怎样的壮阔、豪迈啊。

    风有些大,恣意地吹着我的发和裸露的皮肤,有些小小的疼,这时最能感受北京的干燥了。我甚至想,孟姜女的眼泪虽哭倒了一片长城却没能湿润这一阕空气啊。

    登长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不得不每登一两级就停下来,特别是快到关隘口的时候,许久都不见人群蠕动。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登到最高处的想法。后就贴着城墙根下来了。

    第五站:火车站

    我又回到了这里,一个人。早上六点起来赶十点多的火车,在公交车上消耗两个多小时,忙碌的人群和车辆穿梭在街道上,两旁的银杏树一棵棵的划过视线,一幢幢高楼大厦渐行渐远。

    虽是坐了很久的公交车,但我却对北京的公共交通非常满意。不管是站还是坐,里面的环境都让人感觉舒心。没有人吸烟、扔垃圾、吃东西,大家都安静地遵守着秩序。任何有序的事物都会让人觉得舒心,我是这样觉得的。所以在北京的这几天,满心的欢喜。

    十点多,火车没有晚点,踏上回去的火车,奔赴下一个旅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纪行|新潮里的旧时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ag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