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四章(2)

11《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四章(2)

作者: 丽洁_ee54 | 来源:发表于2020-07-25 15:31 被阅读0次

第四章惊吓——恐惧的冻僵状态

        焦虑,是脆弱正处于惊吓状态的一种信号

        焦虑的表现、性冷淡、性行为障碍、早泄或阳痿,都是惊吓通过第一个能量中心(海底轮)来显露自己。

        惊吓另一个显露自己的方式,是让自己完全处在生存威胁的恐惧中,变得思想固执、行为僵化,做事没有弹性。

      被遗弃的惊吓显露自己的方式,是在第二个中心(脐轮)表现出功能不良。害怕被拒绝或被遗弃的恐惧,来自早期情感上或身体上被遗弃的经验,这样的经验会导致我们日后很难去感觉自己的情绪,或敞开自己与别人分享情绪。由于过于害怕再次冒感受早期被拒绝的痛苦的风险,因而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样地,这通常也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所以我们不会由自己情绪联结上的困难,联想到要去感受被遗弃的惊吓情绪。

      太阳神经丛的惊吓会影响到我们对愤怒的感觉和表现及展现自信的能力,它可能来自我们早年生活中所遭遇的某些外显或隐晦的生理或情绪暴力。而现在,表达自己的主张变成一个极困难又可怕的挑战。

      太阳神经系统的惊吓有个更精确的说法,即无法感受“自我”及其中的独特性。

      惊吓也会在我们的喉咙中心显露自己,我们会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在表现创意上也有困难。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就像那些话和能量都哽在喉咙一般。也许是当我们于孩提想表达自己的时候,没有人支持我们。

      如果我们于此刻揽镜自照,也许会发觉惊吓的证据,特别是在左眼,我们可以察觉到一种茫然的凝视,即使已用尽所有的防御方式来隐藏和掩饰,双眼仍是惊吓表现的最明显证据。

      羞愧的感觉导致惊吓,而惊吓又导致更加的羞愧,慢慢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痛苦的恶性循环。

      我们从来不晓得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害怕与焦虑,是脆弱正处于惊吓状态的一种信号。我认为整套西方文化,正是掩饰大量惊吓情绪的补偿机制,而且无处不在。压力和成就表现似乎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价值,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暴戾之气无孔不入且不易察觉。

      惊吓的情绪让我们游离了自己,这样的痛苦巨大到让我们游离身体,和自己的能量失去联结,结果,我们也远离了自己的中心。

      当没有活在自己的中心或自己的能量当中时,会感到内在的空洞,而因为这会造成内在的不舒服感,所以我们会试着从外在找些东西来填补这个空洞,因此导致共依存的状态:依赖别人、物质、活动、想象、权力和性……只要可以不去感受自己内在的全然恐慌,任何事物都行。

      我们试图借由切断关系、争取更多空间,或从对方身上需索更多能量来掩饰补偿自己。我们把问题都推诿到人际关系或对方的身上。然而,要脱离这个梦魇的唯一方法,就是开始去疗愈惊吓,去认出它、和它共处并感觉它。

      在陷入惊吓状态时试着完成某件事,事情似乎只会每况愈下、越弄越糟,即使是从内或由外而生的一丁点儿压力,都会带来更深的惊吓。

      借着觉察和感受惊吓,我已学会当它涌现时去认出它来,因为惊吓来得突然又无可预知,我无法总是能实时捕捉到它,但我知道身在其中的滋味,也知道这感觉就是惊吓。当惊吓来袭时,我无计可施,只能与之共处,接受它、感受它,并看看是什么触动了它。

      在惊吓上工作,有两个重点:

1.目前生活中的惊吓

惊吓如何影响着我们目前的生活?你个人的惊吓症状是什么?

什么事会触动你的惊吓?

当你陷于惊吓时,你对自己会有什么批判?

你如何掩饰、补偿这样的惊吓?

      我们建议,就当做一个练习,列出你自己的惊吓症状,并找出会触动你陷入惊吓的事情。检视一下,你通常如何试着避免陷入惊吓,以及当你陷入惊吓时有何批判。

2.过去的惊吓经验

      揭露自己受到惊吓的历史,会为你带来巨大的慈悲。但这是个需要耐心和悉心呵护的细腻历程,能有位专业人士陪你一同经历可能会让你更觉得有安全感。当你开始探索自己的故事时,想象自己回到童年的环境,却拥有现在成人的觉知、资源、力量和了解,接着你就可以问:

什么事会触动你的惊吓?

在你小时候的环境中,有什么曾经惊吓到你?

父亲或母亲是否曾经惊吓到你?

小时候的学校环境中,有什么曾经惊吓到你?

你曾经接收到对你有所期待的信息是什么?

      许多童年最痛苦的创伤经验仍然残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我们应非常小心翼翼地在一个安全且提供支持的环境里,来处理这类的经验。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作者【美】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夫妇,本书从内在小孩的角度,讲述从恐惧到爱的旅程

相关文章

  • 11《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四章(2)

    第四章惊吓——恐惧的冻僵状态 焦虑,是脆弱正处于惊吓状态的一种信号 焦虑的表现、性冷淡、性行为障碍...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在还没有探索自己受伤的脆弱层时,我们通常都是处在保护层中,会切断感觉,也难以向内去感受自己。我们不是关闭自己的情绪...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发现自己近段思想不集中,有疲倦感,拥抱自己!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生活在丛林里,还是花园中。” 在“丛林”里,我们被生存竞争、成功或失败、形象表现的价值所左右,大...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这些天,我在地铁上在看一本心理学相关的书,名叫《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我们内心感受的根本来源以及我们...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本文首发于新浪博客心理师金尚、公众号金尚小时空。 每个人的内在空间,都住着这样一个小孩:它有着深沉的恐惧和恐慌,非...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作者罗西·马奇-史密斯 篇目:内心的小孩 金句: 在成年人的故事背后,一般都潜伏者一个受伤的小孩,童年时在和父母的...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作者:罗西·马奇—史密斯 篇目:隐藏的冰山 金句: 人类的心灵恰如一座冰山,小小的一角显露在外,庞大的部分却...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作者:罗西·马奇·史密斯 篇目:疾病的困扰 金句: 自闭症的家人是上天赐予的特殊礼物,他们教会你超凡的耐心、理解、...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作者:罗西·马奇·史密斯 篇目: 其中一个“我”——次人格的防御机制 金句: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无数个“我”。 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四章(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fm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