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猫 今天
9月6日上午,被誉为“中国版诺贝尔奖”的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每个奖项的单项奖金100万美金(约700万元人民币),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图源:2020未来科学大奖官网
在今年的获奖者中,最高龄的获奖者是96岁的王振义教授,这也成为未来科学大奖自创立以来年龄最大的获奖者。在获奖感言中,王振义教授的话让人动容又令人深思(感言全文详见下文),他说:
“我 96 岁了,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不奖励年轻人呢?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我们(在评审)政策方面有一个缺陷,因为它不是鼓励有理想的年轻人、苦苦工作几十年的人,而是看论文(发表情况),看他有没有高级期刊论文。
“我忧愁的地方是,年轻人跟上来的不够。这跟我们的政策有关,我们的政策是看论文,而不是看实际的工作能力。”
2020年“生命科学院”获得者
张亭栋,1932年出生于河北,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王振义,1924年出生于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获奖评语:
表彰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癌症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威胁。在人类探索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张亭栋和王振义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APL曾经是最凶险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使APL治愈率达到90%。几千年来,三氧化二砷(ATO,俗称砒霜)曾被试用于多种不同的疾病,但其疗效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可重复的和公认的结论。
20世纪70年代,张亭栋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确ATO可以治疗APL。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和同事们首次在病人体内证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PL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验证和推广,使ATO和ATRA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来源:2020未来科学大奖
王振义教授获奖感言文字版:
后记:
对于所有医学生来说,学习内科书上血液病一章会学的很郁闷,因为感觉都是放化疗,容易复发。几个少数例外之一就是早幼粒白血病,该型治疗方案首选全反式维甲酸,而非常规化疗,这是多么大的成就啊。
王振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血液病专家,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全反式维甲酸(ATRA)更是救人无数,此次获奖实至名归,而王老的话让人动容:我 96 岁了,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不奖励年轻人呢?
王老的忧愁也让人深思:年轻人跟上来的不够。
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他本可以少说的,但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宝贵的发声机会,他似乎是在呼吁着什么:
我们(在评审)政策方面有一个缺陷,因为它不是鼓励有理想的年轻人、苦苦工作几十年的人,而是看论文(发表情况),看他有没有高级期刊论文。比如说我今天获奖,我的第一篇论文是发表在一个中等的、不是最高级的杂志上。所以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考虑......,
向王振义教授致敬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科研大匠、未来科学大奖官网等,只用于分享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干货链接
Day1 R语言简介及安装 Day2 RStudio安装及使用
Day5 数据管理及操作Day6 数据处理进阶及控制结构
Day13 广义线性模型Day14 PCA & tSNE
Day17 ggplot绘图Day18 Shiny网页可视化
更多科研新鲜资讯、文献精读和生物信息技能
请关注科研猫公众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51027/1ee66730575bb5e1.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