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十年心力 著国宝重鉴——《魏汉艺术与国宝重鉴文集》简介
【编者按】在该部九卷学术专著将要出版之际,《文化中国网》编辑部征得作者同意,现对其卷次及内容做一提前预告,让读者先睹为快。该部图书规模之大,涉及艺术学科之多,策划设计制作之精,为近现代同类图书所仅见。该部学术专著上编为作者创作部分:书、画、印;下编为千年前传世古代国宝级书画作品鉴考部分:人物、山水、花鸟,以及兰亭、阁帖和杂帖研究考证与鉴定,是各大博物馆院、图书馆及学界典藏研究所必备,值得期待和高度关注。
魏汉,字汉匋,男,汉族。斋号鼎堂、岁寒楼、存汉堂、大汉堂等。一九五九年出生,祖籍河南,现居北京。书画篆刻家、学者、古代书画鉴定家。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赵宁安、王镛工作室,攻读花鸟画、书法篆刻专业。从事书画篆刻、美术教育和中国古代书画研究鉴定,聚十年心力著作出了《魏汉艺术与国宝重建文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三川印社”理事,曾为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院客座教授,新华社书画院特聘书画家。专业从事书法、篆刻、中国画艺术创作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在中国中古前后八个世纪传世书画的研究鉴定,以及在《阁帖》和《兰亭》学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书画篆刻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
自序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有潘天寿见赏于吴昌硕,付抱石、齐白石荣遇徐悲鸿与郭沫若而受到赏识器重之嘉话。我想,大略大师巨匠级的学者艺术家多会通古今,学贯中西,襟怀高远,睿眼识雄才。想当年,大江南北美术界的林风眠、潘天寿、劉海粟等皆为画师巨匠,可谓雄才大略,独具慧眼,艺德师范,高山仰止!前辈大师之艺术功力,高深学养,伟大人格和宽广胸怀,至今令人感动敬佩。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巨大而杰出的学术贡献,使人们坚信:天才伟大人物之间的相互认知和尊重,合力开掘学术纵深,纯金打造坚不可摧之文化艺术大厦,共同聚集光和热来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也是上帝的旨意。经过十馀年的艰辛跋涉,《魏汉艺术与国宝重鉴文集》跟能读到这部学术专著的同仁们不期而遇了!
我虽然跟同仁们大多无一面之雅,但我相信,有你们的学识和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专注和造诣,一定会对这部九卷本《魏汉艺术与国宝重鉴文集》印象深刻,引起强烈共鸣。因为在我们和我们周围不乏胸中有书卷、有丘壑的饱学之士,还有些在当代是卓有成就,富有影响力的书画篆刻家和学贯中西,精通古今中外美术发展史的理论家,自然还有活跃在当今理论与文博界杰出的鉴赏家、评论家和鉴定家們。
众所周知,我国从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直到隋唐五代南北宋,八个多世纪中的书法和绘画,几乎就是那个历史时期世界美术史最輝煌的篇章之全部。在世界的东方,秦朝帝国(前二二一—前二0七)和古希腊菲迪亚斯(前四0九—前四三0)时代,英雄和无数的艺人创造了辉煌的雕塑和伟大的文化艺术。历史原因,古希腊罗马后期的西方文明逐步走向衰落,沉寂了一千四百年(這段歷史人們稱為中世紀)。大略到了中国的明朝以后,西方文艺复兴与跟伟大的俄罗斯才出现了达·芬奇、安格尔、鲁本斯跟列宾等杰出的画家,其中西方的几位艺术家,就绘画技巧论,大略相当于东方中国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和唐朝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水平。但从两晋直到今天,中国的美术在书法和绘画學科领域前进的历史脚步始终没有停歇,艺术巨匠代不乏人,蔚为壮观。诚然,以绘画观念和精神境界论,安格尔等不可跟顾恺之和吴道子等量齐观。这个是中國人的宇宙觀、價值取向,决定了中国书法与绘画的独特性,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绘画艺术皆不可取代,这个在美术史论界几乎是不争的事实。
毫无疑问,我国古代三国、晋唐至北宋八个多世纪的绘画和书法,尤其盛唐,在世界美术史上的成就和贡献是最为巨大杰出和辉煌的,同时又是多画科绘画技法和艺术表现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鼎盛期。就中国书画艺术的文学化、哲思禅理和精神性而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绘画都望尘莫及。一定程度上讲,在全世界这个历史时期,假如没有我国晋唐至北宋的书画艺术,世界美术史将会黯然失色!没有我国中古等朝代书圣画师的天才創造,世界艺术文化史将变得簡單而乏味!
因而,我们把晋唐至北宋八个多世纪传世极有限的这些杰作进行科学的研究论证,拂去历史的烟尘,弄清楚这些作者所处的朝代,以及这些作品产生的历史时期,非常必要,意义重大。
人物画到了三国和两晋,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並立,杰出的画家曹不兴、卫协和顾恺之诞生了。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注重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刻画與表现,其山水、动物、台阁、器物多个画科技法完备,为中国第一位全才的人物画家。之后是张怀瓘盛赞的南朝画师陆探微跟张僧繇。唐贞观时期的阎立本兄弟,继承隋董伯仁、展子虔画法,远师顾、陆、张,描绘对象技巧娴熟,笔法精湛。盛唐时期的吴道子、陈闳、张萱、周昉等人把中国人物画推向了空前的高度,其中吴道子画风杰出,笔法特異,所画人物“天衣飘扬,满壁风动”,他对所有画科几乎无所不能,以至于登峰造极,空前绝后!五代南唐的顾闳中和周文矩为盛唐人物画风之余续,时有佳作,亦为大观。至此,中国人物画走向式微。
但同期在西方的欧洲,我们却找不到跟中国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人相对应的杰出画家,至于到了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达·芬奇出世,已经是中国的明清,衹能说是近古后期的事了。
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盛唐的李思訓、李昭道、王維、韋偃、畢宏等專意山水,成就輝煌,大小李將軍主攻青綠,为北宗山水画之鼻祖;王維和韦偃潛心水墨,画中有詩,不啻南宗之源头。五代北宋山水画直接盛唐,兼容青绿,水墨为上,画法上表现为多样而更加个性化,更讲求笔法形式的精神性。这个时期以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为杰出代表。荆、关澄怀观道,追求自然山水与身心之契合,较为写实,应为北宗;董、巨灵隐溪山,关注点线之形式美,以道心佛性观照自然,更重写意性,世称南宗;李成山水包育古今,为集大成者,不拘于南北宗,为无限极。其风格境界大略类同于王维之禅宗诗性,张璪、荆、关之消散或雅正,而笔墨出神入化,不滞于物,可谓墨法精微,烟林清旷,极富于写意性,以此论,李成之气韵神采又不在荆、关、董、巨之间,近乎天造。北宋早期的范宽功力深厚,惜患于太似,不能洒脱;郭熙妙于用墨而山石造型失于太圆,不能伟岸雄强;王诜笔墨清雅而终免富贵气,未能野逸;王希孟青绿山水虽布局宏阔,但笔法较疏简浮薄,不堪近赏。北宋之后,山水画走向末路,所谓李、刘、马、夏,非失之于生硬刻画,即失于浅显膚薄,不足观矣!
经研究考证,五代北宋无疑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最高峰。徐、黄富贵、野逸,各臻其美;吴元瑜、崔白兄弟写实功力深湛,刻画入微;赵佶笔法超軼,设色华妙,造境闲雅高远。至于南宋李安忠、李迪、林椿等人,非失于薄弱市井化,即流乎太似,或描绘生硬,笔意全无,味同嚼蜡,花鸟画終不可再現北宋風采氣度矣。
就书法而言,东汉杜度桀骜不驯,崔瑗坚贞如玉,蔡邕中正若正人君子、张芝规矩經典间以奔放不羁;三国锺繇、皇象、韦中将皆強將忠臣,伟岸丈夫;两晋索靖、陆机、卫瓘、王羲之和其子献之以道义节操立身,武略文韬;南朝的萧子云、庾肩吾,远师锺王,文采风流;隋唐张公礼、释智永、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远承两晋法度而能独运匠心,张旭、怀素浪漫主义,藉酒入圣,多物外之逰;苏东坡、黄庭坚、米芾于北宋皆能超越唐人,自名一家。
綜論三国、两晋及南朝绘画:人物画有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描绘周详,刻画传神;山水画家有宗炳,画法写实,足以卧逰。隋唐人物画家有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阎立本、立德,画技完备,图绘缜密周详;至吴道子,超凡入圣,神乎其神,韦偃、梁令瓒为其左右;张萱、周昉、赵博文专攻贵逰人物,宫廷仕女,绮罗华丽,美轮美奂。山水一科,李思训及其子昭道青绿山水,结构宏闊,金碧辉煌,堪称北宗之祖;王维雄笔清词,深寓禅意,是为南宗之尊;张璪、毕宏、项容、王宰等各有千秋,形容不凡。盛唐作鞍马人物之陈闳、曹霸、韩幹森立特出,空前绝后;画牛权威韩滉与戴嵩,刻画生动,笔法传神;花鸟画大家薛稷画鹤精深华妙,圣洁绝尘;后边鸾画孔雀牡丹,极尽华彩富丽,声动邦国。
总述五代北宋绘画:人物画师法南朝和盛唐之孙位、顾闳中、周文矩皆宫廷画师,敷彩独到,写实入妙;王瓘、武宗元远师吴道玄,仙道人物如生,名震朝野;主攻楼观舟船盘车的卫贤、郭忠恕和王士元户牖深密,图绘周详,备极精能。山水画直接盛唐而能自出机杼不滞于物之荆浩、关仝可谓笔法典型,韵高格古;李营丘烟林清旷,墨法精微;又有董源及巨然,笔墨洒落,超脱隐逸;范宽写实,郭熙奔放,后者精于墨法而略绍于李成,王诜师郭熙而能摆脱,高洁清远,自立一格。设色山水一派王希孟,市井风情画家张择端师前人法度而能开宗立派,前者大青绿山水浩浩荡荡,逶迤千里,后者市井杂画不让先贤,密密匝匝,无懈可击。黄筌、徐熙、唐希雅作花鸟,富贵野逸,皆江南绝笔。吴元瑜、崔白注重写实,敦朴疏野;崔悫铺张穿插,备极丰赡。至于艺圣赵佶笔法精微,阴阳虚实之间,格调清奇,自然不愧为中国五代北宋花鸟画颇具写意味道之杰出领袖,而他在绘画观念方面的影响应该不衹限于此。
毫无疑问,设若没有三国、两晋和南朝,以及随唐至北宋这些大艺术家的天才独造和杰出贡献,中国的美术史将是没有源头和流派的,其陣容及規模也是不可想象的。现代和当前的很多青年画家衹知道有元明清和近现代以来实践写意绘画的黄宾虹、付抱石、李可染和刘海粟,而不知道唐朝的王洽、王默等人已能用多种技法作泼墨山水,这个自然是由于没有可视的实物资料和对绘画史研究不足的原因。此外,还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古早期的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和盛唐的吴道子、张萱、周昉、王维、大小李将军、曹霸、陈闳、韩干、韩滉,以及五代南唐徐熙、黄筌、唐希雅、荆浩、巨然、李成,以及北宋崔白、赵佶等工笔画大家,他们正是元明以来黄公望、王蒙、吴镇、沈周、陈洪绶、石涛、石溪、任伯年、吴昌硕、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齐白石之先师。中国绘画史源流脉络,由上古、中古、近古、近现代,以至于当代,总体看来從工笔到小写,再到大写意,其画风笔法脉络演变清晰,它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从远古走来,由潺潺小溪,逐渐形成巨大洪流,浩浩荡荡汇入浩瀚无际的海洋,成为世界历史文化中发育成熟最早,最注重宇宙自然和人的心灵世界之洞悉发微,最讲求人格精神的艺术奇葩,因而使其具有永恒性和不可取代的地位。
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一些晋唐至北宋书圣画师传世仅存极有限国宝级的法书宝绘在近现代鉴定家没有经过严谨周密论证的情况下,即匆忙草率定论而造成误鉴,甚至下了荒唐的结论。我们当代的学界书画家、理论家和鉴定家有责任和使命给这些传世名作重新定位,还国宝以庐山真面目。让我们以平等和积极的心态,以宽平正大之襟怀来面对古代先圣给我们遗留下来的作品和问题,不因袭旧说,不为已有的观点所桎梏,不无条件崇拜古人,以及近现代学界鉴定家,从而给古代书圣画师之传世作品一个科学公正的评鉴。
這部《魏汉艺术与国宝重鉴文集》实际著作时间跨度历经十数个春秋。著作者积十馀年之功,竭尽移山心力,现木已成舟。我相信,这部学术专著的正式付梓出版,对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论界、文博界和书画界,以及我本人将是一个非常幸运和意义重大的事情。希望学术界同仁们能广徵博引,对相关学术问题展开真诚地讨论和积极地探索,古人讲知己有恩,纵然一字之师,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热切期望学界同仁们指点迷津,以求戮力远航,共济学海。
《魏汉艺术与国宝重鉴文集》共计九卷。古代书画鉴定笔录部分合图版大略二百五十万字规模,为了使论述文字跟古文献相合,没有隔代之感,内容全部繁体竖排,务求古色古香,更富于古意和歷史文化之内涵。这个总体设计在当代同类图书中实属首創。
该书分“艺术创作”和中近古“国宝重鉴”上、下两编。创作编为:《书法卷》、《国画卷》、《篆刻卷》(含印论)三卷。鉴定编为:《人物画卷》、《山水画卷》、《花鸟画卷》,以及《阁帖卷》、《兰亭卷》(含《〈十七帖》和王羲之墨迹拓本鉴考)与《杂帖卷》鉴考六卷,合创作编共计九卷。
鉴定编六卷,涵盖两晋、南朝、隋唐、五代北宋大略八个世纪杰出书画家及其传世作品的重新考证鉴定,还有新发现的经典作品,涉及晋唐及五代北宋重要书画家作品五、六十件。传世这些作品由于朝代跨度大,历史久远,能见度极差,为超视距时空中物,要拨云见山,给每一件作品以准确定位,谈何容易!总览近现代鉴定家观点,对这些作品或张冠李戴,或指鹿为马,将声名显赫之作者真迹或定为民間无名氏摹本和倣本,终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伪标准混淆,以讹传讹,令后人茫然。
这部《魏汉艺术与国宝重鉴文集》中对古代书画作品的鉴定,本著尊重学界新老鉴定家(包括去世的),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尊重学术,尊重传世历史经典,尊重事实与真理,重实证,不空泛,周密论证,以理服人之原则,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披卷可明,还原历史真相,给世传国宝级的历史文物以公正评鉴和准确定位。
我认为,老一辈(包括已去世和健在的学者)鉴定家谢稚柳、徐邦达、杨仁恺、付熹年、沈从文等,大都道德人品情操高尚,都同样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经典,但由于历史或个人能力诸多因素(如出版物品质差等)之局限,使他们对“超视距”的中近古,特别是中古较早时期的传世作品产生种种误鉴是难免的,我辈应当接力来完成这个伟大使命。因而,其中六卷鉴定方面的文字部分不存在对前辈鉴定家人格贬损之言辞,恪守“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之原则,承担起我们理应肩负的这份历史重任。
《魏汉艺术与国宝重鉴文集》鉴定编的宗旨为:前朝和现代鉴定家已解决了的学术问题不再探讨论述,著力点主要放在两晋、南朝、隋唐、五代和北宋的千古书圣和杰出画师传世作品的重新评鉴认定,这些作品中绝大部分是被前辈鉴定家误鉴了的历史经典,比如故宫博物院藏品《韩熙载夜宴图》、《逰春图》、《出师颂》等;辽宁博物院《簪花仕女图》、《神骏图》;徐悲鸿美术舘藏《八十七神仙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大小李将军《江帆楼阁图》、《明皇幸蜀图》,以及怀素《自叙帖》等等历史杰作,在徐邦达、谢稚柳、杨仁恺、沈从文、付熹年等先生的鉴定结论中绝大部分被判定为后代无名氏或有名氏摹本,而这些理论观点,现代一直在当做权威终极结论来引征是不应该的。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重新研究考论,发现近现代前辈鉴定家的结论大都是不正确的,如此,我们将愧对古代先贤画师书圣,作为当代鉴定家我们理当肩负起重任拨云见山,“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义不容辞!
经研究考证,我鉴定《韩熙载夜宴图》确係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画真迹。徐邦达、付熹年、沈从文先生针对此图提出的“屏风问题”、“执壶问题”、“服绿问题”等,通过重新鉴考论证都已经得到解决;《逰春图》并非北宋御府鉴藏之物,徽宗御题印宣和七玺皆伪,但作品为隋朝展子虔真迹无疑;《十二禽图》非赵佶御画,亦非”御题画”,而是北宋画院供奉或亲王近臣习作,卷中北宋御府印鉴皆伪;《出师颂》自南宋米友仁误鉴以来,一错千年,而经考证,该帖实属西晋“敦煌五龙”征西大将军索靖于军帐中龙笔挥洒,为豪翰杰作,真迹无疑;《簪花仕女图》乃周昉妙笔真迹,非晚唐或北宋人所为;《神骏图》为陈闳神品,非韩干原作五代之摹本;《八十七神仙卷》“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确为画圣真笔巨作,绝非晚唐或南宋无名氏所能为;《江帆楼阁图》和《明皇幸蜀图》笔法精严缜密,布局设色壮丽,精深华妙,气质高贵,非盛唐青绿山水北宗画派鼻祖画技全面的大小李将军莫能为;至于《自叙帖》,如龙盘雾,似凤腾宵,神圣之笔,狂草之极!
此外,经研究鉴考,我还发现了初唐阎立本传世唯一真迹《蛮夷职贡图》,盛唐王维传世孤本《江干雪意图》;五代南唐史称“江南绝笔”唐希雅传世孤本《雪竹惊禽图》,以及崔悫传世《梅竹集禽图》。长期以来被学界公认的关仝《关山行旅图》实为南北宋交替时期无名氏所画,与关仝无关;国外藏《溪岸图》并非董源或其传人所作,实为五代早年师法关仝,后师画僧德符画松石,略具创意的刘永所作巨幛。
这些历史上传世仅存的重要作品之鉴定结论,皆为个人反复周密论证所得出,跟他人观点绝无因袭或雷同。
《魏汉艺术与国宝重鉴文集》创作编为《书法卷》、《国画卷》、《篆刻卷》三卷,其中所收入的作品时间跨度大略为十五年,其中书法卷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我于篆、隶、草书研习最勤,故所收以此为多;于国画主攻大写意花鸟,重金石味道和詩性表現,笔法务求简洁精练,“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以证悟道心为指归;于篆刻溯源三代夏、商、周,印宗秦汉精神,师古而不泥古,汲取流派印大师吴缶庐、齐白石篆刻之精华,借古开今,博取当代篆刻家之艺术表现技法而务求独辟蹊径,自立门户。创作编三卷的艺术实践和理论部分务追精深博大,风骚蕴藉,力避浮薄浅俗。
这部九卷本《魏汉艺术与国宝重鉴文集》是作者个人十馀年心血所凝聚,应该是中近古书画鉴定和艺术创作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恳请学界鉴定家、理论家和书画篆刻家给予关注。同时,期待读到这部学术专著的学界同仁们能推心置腹,直陈高见,不吝赐教!
学术之路乃寂寞之路,我辈当勠力同心,合力开掘学术纵深,共筑坚不可摧之文化藝術大厦!
二0一六年一月十日隆冬之夜
大汉堂魏汉
编辑:王东
整理:铁耙
审核:孙奎
来源:文化中国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