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诗经》中最长的诗,真实地描述了西周时期农民的农事事生活。
-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 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六月郁李葡萄尝,七月烧葵又煮豆。八月打红枣,十月收稻谷,酿成春酒美又香,祈求大家寿安康。
七月吃甜瓜,八月摘葫芦,九月捡拾秋麻子,采苦菜,砍柴火,供我农夫过生活。
郁:植物名,郁李,唐棣之类。树高五六尺,果实像李子,赤色。
薁:植物名,果实大如桂圆。一说为野葡萄。
亨 :古同“烹”,煮。
菽:豆的总名。
剥:读为“扑”,打。
春酒:冬天酿酒经春始成,叫做“春酒”。枣和稻都是酿酒的原料。
介:祈求。
眉寿:长寿,人老眉间有豪毛,叫秀眉,所以长寿称眉寿。
壶:葫芦。
叔苴:叔,拾。苴,秋麻之籽,可以吃。叔苴,拾取麻籽。
荼:苦菜。
薪樗:樗,木名,臭椿。薪樗,指采樗木为薪。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收集了大部分为黄河流域的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十五个地方的民歌160首。这160首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称为“十五国风”,是《诗经》的核心内容。
这些诗有的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有的写征夫思家恋土,对战争的哀怨;有的记叙了奴隶终年的劳动生活,还有的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这些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与灾难,都是有感而发,真挚坦率,质朴流畅。
《国风·豳风》为先秦时代豳国民歌,共7首: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十五国风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