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
《芳华》:第一批55后已经开始拍“小时代”了

《芳华》:第一批55后已经开始拍“小时代”了

作者: 土逗公社有更新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21:13 被阅读82次

    编者按:刘峰是个善良的暖男,却并不是雷锋;助人为乐也并不等于集体主义精神。充满各种红色文化经典符号的影片,却讲述了一个“小时代” 的青春故事。岁月静好的怀旧故事,是55后今天令人遗憾的艺术表述。

    《芳华》,与其说是历史叙事,不如说是历史解构,是冯小刚、严歌苓合作的一部55后版《致青春》。无论是浩浩荡荡的文化大革命场景,还是惊心动魄的流血战场镜头,或是让人各奔东西的大裁军,都不过是给小人物情感一个表达的舞台。人在历史中,时代作用于人,人却与时代无关,都不过是一介漂浮的芳华罢了。

    但吊诡的是,这批唱着“一条大河”、“英雄赞歌”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长大的人,从小被教育要承担历史责任、创造新时代的人,却用“芳华”这个柔美的词来回忆自己美丽的青春。真不知道是历史铸就了这样一群人,还是这个心灵鸡汤式的小时代,已经重新书写了历史。

    乐于助人≠雷锋

    电影以文工团为背景,讲述了几个人物的生命故事。男主刘峰是个乐于助人的“活雷锋”,在所有人都嫌弃女主何小萍时,他主动予以其帮助,陪她练舞;把学习提干的机会让与他人;吃破饺子、做沙发送人……但他却因为对心仪女孩林丁丁的一次“触摸事件”,几乎被整个队伍唾弃,下放至伐木连,而后在战场上负伤,最后只剩下何小萍的不离不弃。他的人生命运,因从“活雷锋”称号的神坛被赶下而彻底改变。

    “活雷锋”这一称谓带有鲜明的革命时代烙印,但电影中一句旁白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既表明了何小萍对刘峰的态度,也是创作者对“雷锋精神”的理解:革命烙印被简化成了善良属性。

    “雷锋精神”这一“过时概念”,最明义通俗的表达是《雷锋日记》中的一句话: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可以看出雷锋对同事、事业和发展中的问题的理解,绝不只是“做做好事”这么简单。《雷锋日记》中就写过这样一件事:

    今天,战友XXX在队列当中稀稀拉拉,九班长看见后就发了火,好顿批评,可是XXX同志置之不理。下操后,XXX同志说:“九班长态度粗暴,我懒得听他的。”

    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有人说:“九班长的脾气不好,有事爱发火,他的心可是好的。”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够正确。毛主席说过:“真正的好心,必须顾及效果”。抱着好心而又好对同志发脾气的人,常常是效果不好。既然效果不好,这好心又表现在哪里呢?这好心给革命、给同志又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这件事,我认为九班长应该对XXX同志进行耐心说服教育才对,在列队中对XXX发态度,达不到教育目的。我们都是阶级兄弟,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雷锋日记》1961年7月2日)

    积极帮助同志,在雷锋那里并不只是有困难时帮帮忙,还有着帮助同志克服缺点和问题,共同进步,甚至还提醒自己要注意工作方法,避免情绪。这一促进他人共同进步的方式也曾给雷锋遭来冷言冷语,说是“班里出了个马列主义者”,这些都不免给他带来消沉情绪,之后在与指导员的谈心提出并克服(《雷锋同志在部队的成长——汇报提纲》1963)。

    从这里可以看出雷锋与刘峰的很大不同:雷锋的乐于助人并不是,或并不仅是出于人性的善良,更是他将从自己童年经历中蓄积的阶级情感,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他要求自己为人民服务,对同志“春天般的温暖”,也帮助同志克服困难和缺点共同进步,对于自己和同志的个人主义情绪,都如“秋风扫落叶”。

    但刘峰却只是源于善良,是“对别人好,我自己也开心”的心态。这不是“雷锋精神”,倒更像当下流行的“中央空调”般的“暖男”。但这种温暖却是无力的,最典型的是,刘峰明知道何小萍遭到了其他人无厘头的欺负,却不吱一声,不提出批评,只知道默默地陪她练舞,这根本无法真正帮助何小萍,也对团结进步没有半点好处,不过是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何小萍心中的温暖形象罢了。

    影片想要用一个“人格化”的刘峰去解构雷锋,却暴露出其对雷锋精神理解的片面与浅薄。但这种片面和浅薄,不正是与当下的时代相契合吗?友爱同志、共同进步、为人民服务,被简单包装成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再迫不及待地把这一理解套在雷锋身上,急于将其赶下神坛。但别忘了,《雷锋日记》中的雷锋从来都不是神,是个有血有肉有情绪有思考的人,更是一名对自己提出很高要求战士。

    服从组织命令≠集体精神

    随着刘峰被下放至伐木连,何小萍对集体精神的理想与追求也随之消散。她开始消极应付组织里的任何任务。在高原慰问骑兵连的演出中,她为了拒绝重要任务,故意装病,偷偷掉包了温度计。但当政委得知真相,不仅没有主动去关心何如此做的原因,放弃作为政委最基本的思想工作,直接采取了将计就计的办法,将何小萍架到模范的位置逼其承担演出任务。可以想见,这场舞蹈后,何小萍完全可以重新燃起对这个集体的一点希望,但政委又毫无解释地宣布了对她的放逐。整部影片,对集体的描述就仅仅是:文工团里大家工作和生活在一起、刘峰等人的温暖帮助,以及队长、政委等领导权威。

    不少人借此反思了集体主义——在集体中压抑了个体自由与情感,依靠着空洞的口号与神化的人物勉强结合了起来。一旦空洞的精神寄托崩塌(毛主席逝世),或是将一些重要人物赶下神坛(“活雷锋”刘峰因“触摸事件”被下放),这种集体精神就荡然无存,个体解放与自由就随之到来。

    但这一号称集体主义的叙事本身就背离了集体精神,不过是集体中的个体叙事。一个对比是,《红色娘子军》是《芳华》所述年代的文艺作品,其中一个重要场景是,吴琼花因为复仇心切,违抗组织命令,开枪打伤了南霸天,破坏了战斗部署。组织上对吴琼花进行了处分,支部书记洪常青随即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告诉她应该克服个人狭隘的复仇观念,树立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全中国的理想,因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在最近的翻拍中,这段被简单删改成了“违反了组织纪律”)。在洪常青的一次次教导下,吴琼花逐渐成长为成熟的敢于为集体牺牲的无产阶级战士。

    《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与《芳华》中的政委,在相似位置上,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也表现了两种对集体的理解:是集体中相互帮助,正视并克服个人的问题和困难,认清共同的敌人,促进思想精神和行动上共同进步;还是或以威权打压,或以巧妙方法避免触碰个人问题,只空头谈一个虚化的“集体”,最后被套上个“忽视、压制集体中的个人情感”的帽子。

    显然,后者是影片(当然也是当下大多数人)对集体的理解。

    正因为影片所述的这种集体精神是如此经不起深究,文工团解散,集体合唱《驼铃》的场景,就被不少人认为是影片的败笔——大家明明心中早已各有所归,却表现出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而对于分别悲情的演绎,更是浮夸不已,大写尴尬。各个人物告别的不是集体,而只是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同样,片中生硬的集体书写,也根本不是集体精神,更不用说集体主义了。

    敢于牺牲≠英雄

    对战争的描写可以说是影片的亮点:1979年,战争爆发(然而片中没有说明是哪场战争,根据历史,可以知道是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刘峰到前线作战,何小萍也到了前线医疗点抢救伤病。

    其中一场六分钟枪战,刀光火影,血肉模糊,堪比美国大片《拯救大兵》。却始终看不到敌人是谁。在这场战斗中,刘峰勇敢冲锋、不怕牺牲,甚至渴望牺牲。旁白里说:

    因为只有牺牲,他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只有成为真英雄,他才会被写进歌里传颂。

    只有被写进歌里,林丁丁在每次唱响英雄曲目时,才会想起他。

    此时,《英雄赞歌》想起,似乎在怀念一个“烽烟滚滚唱英雄”的英雄。但这样的剧情,明明想让大家听的是《我的歌声里》……

    最后,没有牺牲的何小萍在被授予英雄称号后疯了,医生用“冻久了的大白菜一放进屋就容易烂”轻易地解释了过去;一心想牺牲成为英雄的刘峰却只是失去了一只手臂,在之后市场经济的岁月里艰难维生。一切似乎充满了讽刺。

    《英雄赞歌》出自电影《英雄儿女》,讲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王芳的哥哥王成在一次战役中牺牲,她长歌当哭,就想以歌唱的方式缅怀与寄托自己对哥哥的纪念和崇拜。而后王芳才知,王成并非自己的亲生哥哥,在战火硝烟中她与自己生父相认,却丝毫没有动摇对哥哥的感情。

    与1979年的对越战争的性质不尽相同,抗美援朝是反抗帝国主义的人民战争。这一点我们可以姑且不谈,当王成举起炮筒冲向敌军堡垒时,念的是为了胜利,为了人民。本身是与刘峰一心想求一死,成为英雄被心爱的姑娘传唱的想法有着本质的不同。于是影片中,《英雄赞歌》内核完全变了,变为对个人纯粹的抒情。但英雄本就不是一两个人,在那些颂歌里唱的也是为了人民事业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而这个实质,被逐渐忽略了。英雄也蜕变成了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那一两个人的,那么其余人的牺牲,就是无谓了。(歪个楼,按照时代背景,此时应吟唱的,应该是《血染的风采》,这就不知是不是导演的疏忽了。)

    大时代的青春≠小时代的芳华

    最终,影片尾声,那些曾经浩浩荡荡的时代退去,“活雷锋”刘峰在只能出卖体力劳动勉强维生,甚至不惜向城管送烟“通融”;高干子弟搞起了房地产生意,随身带的钱比刘峰三个月收入都多;何小萍精神病康复,最后和刘峰过着“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生活,用影片里的话说: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的芬芳的年华吧。”

    美丽、知足、温和,这一系列的形容词,充满着岁月静好的想象,整部影片的怀旧氛围也无异于此。无论是跳跃的大长腿、欢快的游泳池对时代想象的突破,还是沂蒙小调、草原女民兵这些经典舞蹈片段,美丽的场景、怀旧的滤镜下,我们看到的不过是把如今小时代的个人情感,套上了革命年代的外衣来呈现。整个影片的主线是不同几个人物的个体命运:思念家庭、追求时尚、恋爱、单相思、寻找情感寄托……却唯独没有看到时代精神在人物身上的体现,更没有看到人物在时代里的作用与力量。

    这些并没有超出当下大多数校园青春片的主旋律

    但同样是青春描写,真正坐落于《芳华》所述年代的作品,《青春之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山上的来客》等等,青年人的婚恋与情感,都承载着时代责任,他们不仅被时代所塑造,也在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时代。他们心里的不仅仅是自己心路历程的小时代,更是要为之奋斗的大时代。

    电影《青春之歌》拍摄于1959年,讲述对命运悲苦企图自杀的女大学生林道静,在新派学生余永泽的开导下重获新生,又在共产党人卢嘉川的启发下投身革命事业,参与“12·9”爱国运动的故事

    这部影片最为吊诡的是,难以想象经历了想象中的大时代的55后,已经开始以小时代的笔法,用这样一个制作精良、票房喜人的鸿篇巨制,去描写那段历史了。都说这是一部要带着长辈去看的电影,我却不敢。姥姥曾是一名钢铁工人,带着技术队里的一群男技工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炼钢炼铁的技术突破,当了多次“三八红旗手”。我想,如果有人仅仅用“芳华”形容她那如战斗般的岁月,她会拍案而起吧。

    作者:卢布

    编辑:耄耋

    美编:黄山

    土逗原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芳华》:第一批55后已经开始拍“小时代”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hv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