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到有人失足落水,你知道孔子是如何教育他的学生的吗?

看到有人失足落水,你知道孔子是如何教育他的学生的吗?

作者: 秦岭樵夫 | 来源:发表于2022-06-05 22:00 被阅读0次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了起来。小时候上学时,每到了这个时候,老师就会三令五申告诫我们:不要去河边水库游泳。如果抓住谁谁下河游泳,那他必将接受严惩!因为下河游泳,在我们身边酿成惨剧的例子太多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遇到有人失足落水,急需救援,你该怎么做呢?作为古道热肠的普通人,我们一般采取四个态度、收获四种结果:

第一、熟悉水性的人,义不容辞地跳进河里,将人拖拽河边,算是救人一命、大功一件!

第二、不熟悉水性,一股脑儿跳进河里,最后受害者、施救者都没回来!

第三、熟悉水性的人,跳进河里救人,因筋疲力竭,最后一人得救、一人牺牲或者双双葬身大河!

第四、看到有人失足落水,自己不会以身犯险,而是在河边争取一切有利的条件给受害者以帮助,比如喊人报警、丢救生圈、救生绳等等。

以上这四种情况,如果你此时已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你会如何教育孩子们呢?今天,我们来看看孔子针对这个问题,他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学生的?

在《论语》中有专门对此情景的论述和教学,请看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翻译一下:

宰我提问老师:“假如一个仁者,告诉他说,有人掉井里了,他会不会跳下去救人呢?”

孔子说:“何为其然也?”为什么要跳下去救呢?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逝”,是往,君子可以过去看一看,能救得了就救,能帮得上忙就帮,不能把自己陷进去,不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可欺也,不可罔也。”君子你可以欺骗他,不可以愚弄他。欺骗,是理之所有的事,愚弄,是理之所无的事。说井里有人,这是合理的,所以他要赶紧跑去看,能不能救。你说让他跳下井去救,没这道理,这是愚弄他,他不会被你愚弄的。

儒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山上着火了,如果你不愿意自己的孩上山救火,你就不要宣传那上山救火牺牲的孩子是英雄。不要让大家学习他而是要大家吸取他的教训。山上着火了,让消防员叔叔来,小孩子不要上去。

当你看到有同学落水了,你也不要跳下去救,看看周围有没有竹篙可以拉他,没有,就去喊大人。若有孩子跳下水救同学牺牲了,不可宣传他是英雄,误导其他孩子效仿,而是要大家吸取他的教训。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人的生命,不能因为盲目的救援再失去一个。

这样的愚弄,到今天还余毒不清,人们还在歌颂舍己救人的事。说有人落水,便骂路人见死不救。若有人下去救,一个小伙伴落水,几个一起下去救。结果本来淹死一个的,淹死了五个!这样的悲剧还少吗?

现在人们价值观错乱,过去的所谓“救人英雄余毒”未清,今天见死不救的冷漠又令人齿寒,其实这两者是一回事,都是魔鬼。因为前面的愚弄太多了,才有后面的反孔子的思想很明确:先保全自己,再救人。就算你自己的亲生儿子遇到危险,也是一样。因为你都保全不了自己,你怎么救他呢?咱们坐飞机,每次安全讲解,说氧气面罩降下的时候,如果身边带着孩子,一定是先给自己戴上。再给孩子戴。因为如果你先管孩子,还没给他弄好,自己昏迷了,他也完了。或者跟他弄好了,没来得及弄自己的,他可帮不了你。不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吗?

我想起一个企业家讲经营使命的话,他说:“要像我们的口号那样生活。”当你制定一个口号的时候,你一定想清楚,我自己就要那样去做,这样你才不会喊空话、假话,不会说愚弄别人的话。

然后,我们再来接着说一说儒家的价值观。

孔子的这段话里,有三个深层次的儒家价值观。

一是首先保全自己。不管是有人落水也好,还是在政治上也好,儒家都强调首先保全自己,不要牺牲,不要死磕。可以舍生取义,但能躲得了最好躲过去,等它过去,所以有乱邦不入、危邦不居;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免于刑戮。作为普通人,平时要高度重视自己的生命安全。前些天的新闻里,一段围墙倒塌压死了一个路人。孔子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看见那样高的墙,我就该绕开走。这样的话很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要坐在屋下,万一瓦片掉下来砸到呢?“百金之子不骑衡”,坐马车别靠在那横杠上,小心摔下来。儒家有特别强的生命安全意识。今天我们那些乱开车的、开斗气车的,他别说不受乎别人的死活,对自己的生命,也完全没有保护的意识,这都是礼崩乐坏蛮社会的典型表现。

二是儒家对自己身体的特殊认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不是自司的,是父母的,是留下来要尽孝的。这一点,儒家有一点宗教般的虔诚。所以要为国牺牲的时候,才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为国牺牲,那没办法,可以忠孝不能两全。若是为了救路人甲的命,那可绝对没有牺牲自己的道理!

三是爱的次序等级。前面伯禽说的:“亲亲,先内后外,先仁后义。”首先是自己的亲人,先管自己家人,再管别人。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就是牺牲自己家庭了,于妻子儿女何?于父母兄弟何?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相关文章

  • 看到有人失足落水,你知道孔子是如何教育他的学生的吗?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了起来。小时候上学时,每到了这个时候,老师就会三令五申告诫我们:不要去河边水库游泳。如果抓住谁谁...

  • 孔子被誉为圣人,你知道他是如何学习的吗

    上篇文章,讲了孔子的好学。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孔子是如何学习的,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为学方法一 子曰:「学而时...

  • 孔子教导有方

    孔子是一个圣人,为什么说他是圣人?可以从他教导有方看出,首先他知道如何教育,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方法,其次是因为孔子...

  • 孔子

    这学期的晨诵,我们学的是孔子,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他带着他的学生,去让各国的君主,停止战争,不然百姓们也...

  • 2020-07-19

    有人说孔子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没有道理。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这应该是公论。他...

  • 孔子的教育方法

    我们来学习孔子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很有启发。今天在这里分享一下经验。 特别是调皮的学生,孔子教育指路的方法找到了问题...

  • 友谊很重要,如何避免“交友不慎”的尴尬状况呢?

    大家知道这里的【有子】是谁吗? 有子是有若,是孔子第3代的学生,年轻的学生,比孔子大概小33岁。 孔子去世后,弟子...

  • 一生维护自己的老师

    孔子作为教育家,当然是杰出的老师,从孔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杰出的老师是值得学生一生去维护的,他的思想观...

  • 三季人

    早晨, 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子贡答道:“是的。有何见教?” “听说孔...

  • 247.建筑工人傅说?

    ——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你知道中国第一位圣人是谁吗?不是孔子,而是傅说。 你知道“师傅”的“傅”是什么意思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到有人失足落水,你知道孔子是如何教育他的学生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kd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