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哪个老师自嘲过:“同济的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小聪明”。同济或者说同济院的设计,总体来说就是先追求平稳,再找一个元素玩点噱头。“先把60分的方案做出来,再提高到80分或者90分。”
2013年西岸双年展从筹备阶段就开始在豆瓣上微薄上传得沸沸扬扬,搞得还没开始就心生向往,毕竟远在深圳的小伙伴们都已经在深圳双年展玩得那么开心,上海没有个像样的建筑展还是让人遗憾的。但去看展这件事情却拖拉了一个多月之久,直到一个雾霾不那么横行的周末。
走马观花地只在主展场转悠了3个小时后,最大的感受就是:
这是一场满满“同济味”的展览。
这场名为“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的双年展,就像其他同济出产的作品一样,四平八稳又小有噱头。展览的名称给人以遐想,当建筑这门艺术与当代艺术碰撞会发生什么。
但在我看来,什么都没有发生。
作为第一年,这次展览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命题,“营造与进程”。主展区将十几年来的各位建筑师们环形排开,意图通过集体�展示这些建筑师和他们的代表作来体现我国建筑设计界发展的历程。但是仅此而已...
我是个贪心且好奇的人,这种只是蜻蜓点水般的集体登台并不能满足我。更何况这些建筑师这些作品已经在杂志、网络(还有里世界与黑历史)上面轰炸过我多年,丝毫没有新鲜感。本以为会看到更深层次的总结和意见甚至是批判,结果只有一个CNKI的小房间似乎有尝试在总结什么。而在这个已经勉强帮你总结了十几个关键词的房间里,我所看到的是又一场的集体展示:仅仅是把那些论文摊开放在那里。
这就像是一个讽刺,建筑师在叫嚣着社会需要有情感的建筑的时候被毫无感情地摆放在世人面前。
很明显,这是一种保险策略,象征公平的圆形之下,没有排位先后,谁都不会得罪。每个小小的展厅里,只是放着一个代表作或者近作的模型和一墙的效果图(和照片),让每个观众去感受他们自己的“哈姆雷特”吧,我们也不会批判谁。而这一派祥和正是我所失望的,如果出现策展人的个人意见和批判总结,或许这样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是争议和讨论才会刺激这个行业的内部审视和进步。
说真的,还不如去看shanghailander在豆瓣里杂谈,或者是看看吴托邦小组的对于国内建筑界更深刻的分类总结。其实私底下大家对现状都心知肚明。与其无趣地只是展示,何不把这些建筑师们分门别类地拉出来做比较呢。比如可以有:大院系,外来的和尚乱念经,小清新的出现系列...
吴托邦研究小组对于国内建筑现状的图解,其他也有关于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的图示
建筑展览如此和睦。而那些艺术装置和作品就是那个把60分提到70分的小噱头吧。“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史上最强图像势力”、“中国历史上最大型声音事件”。当然,对于艺术我也没有啥发言权,而且本次参展本身的作品都质量也很好。可这些东西除了发生在一个被改造过的旧厂房里面,我感受不到丝毫特别。哦,旧厂房里的艺术展览也很不特别...
或许拿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规格来要求才起步的西岸展点太过分,但是年年双展都会去现场考察的策展人们也至少心里会有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计划把。(如果没有的话拿就真的这个展没救了...)
Cloudscapes by Transsolar KlimaEngineering and Tetsuo Kondo at the 12th Architecture Biennale in Venice 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Tetsuo Kondo与 Transsolar Klima联合制作:云的房间
西岸尚不尽兴,策展还需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