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为班里的一些小事,因为搭档的无奈,我在班级群里发起了一个话题讨论:
家长拼命供孩子上学是为了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eaa2b4c2a4239674.jpg)
回答之前,我让家长朋友先想三秒,把“世界那么大,孩子得看看”、“让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活到老,学到老”这类矫饰性的话过滤掉,说最真实的。
从家长朋友的互动中看,都言辞恳切。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189f60c4b977faa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1822929fac24e78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e5094b12c883b3b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d51d5a4560ea934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643a1e5e4f400b9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eb62236ff81c842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fac2c1086f14d2d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a8d43563716cfb4d.jpg)
从上面交流的文字中能够看出,很多家长的出发点很朴素,三观很正,如同已为父母的你我。
只是静下心想,果真如此吗?所谓的“活得更好”“更有选择权”“更能安身立命”,难道不是以自身为参照,和眼前不如意(这里的“如意”是对自身理想化的诉求)的事实做对比吗?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作出的回答无论朴实到“能找份工作养活自己”,还是浪漫到“遇到更好的自己”,亦或理想到“有尊严地活着”,都或多或少影射着家长朋友对自身现实生活的不满,再深刻一些,是对所处阶层的不满。
缘于生物的本能,人对权利有向往,对资源有占有欲,那是刻在基因里的优胜劣汰的自然反应,而它自然会体现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期许孩子可以突破或保住自己目前的阶层。
而我今天遇到的这两位家长朋友,可能需要我“深刻而犀利”地点醒一下,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文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ff024b7be7e4c39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11786486be71b9e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32648a5e87d96f3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8894/b7be8114ffcf7e04.jpg)
不知道我的语言文字到底有没有点醒那两位家长,但我们班中那些“顶级”家长真的点醒了家有小丫的我——
华妈为了留存孩子的资料,连群里我表扬孩子的话都截图,连孩子被我展示的课堂练笔都即时录成电子稿,连疫情期间隔空上美术课孩子一个随手的涂鸦都能陪孩子变成“护小白二十四表情包”轰动多家媒体……
优妈为了孩子成了多面手,最出色的是以近“五十高龄”修成专业摄影师,生生凭一己之力把优的英语演讲推到了央视……
果爸身在异地工作,为了“父爱不缺席”,两地奔波,不间断陪孩阅读436天……
韦琪爸陪孩子捡瓶子,子谦爸为孩子做讲师,路佳爸给孩子做榜样……
这样的“顶级”家长比比皆是,你说,同等条件下,你家孩子拿什么在这群孩子中“突围”?
我们拼命供孩子上学为了什么?抛开暗黑的“阶层论”,无非就是想让孩子比咱好呀!可咱不能空口白牙不投入“成本”呀!这“成本”,除了金钱,更多的是时间和精力。
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美,你陪了几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