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读书过程比喻成做菜,那么《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开篇所讲的“购书清单“就是购买食材,“写读书笔记”就是洗菜切菜,后面所讲的“通过读书笔记进行思想输出”就是开火炒菜了。
本书作者是日本的奥野宣之,一位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的撰稿人。他这本一元化的笔记读书法,概述了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的一系列过程,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不断地总结并改进,来讲述怎么样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有扎实的收获。
由于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市场上的书籍已经多如牛毛,我们现在看书,再也不会如古代那样不可得。也正是因为选择性太多,反而置身在书海当中,找不到方向。
拿起手中的书就开始读了,去书店逛几圈,就买了几本书回家,却可能半年都不能去好好看完。
来自Pexels作者奥野宣之在书中第一章就倡导,读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而如何去选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奥野宣之认为可以通过随想笔记的方式,记下平时的感悟,可能是看电视、跟朋友聊天,走在大街上触景生情的时候,忽然觉得“有没有这种题材的书呢”“好像以前有本书,我特别想读读看”“我感觉读读那本书能帮我解决眼下的问题”,先记在笔记本上,这种灵感闪现而积累的点点滴滴,也正构成了日后选择书的一个库房。
同时,在各种杂志的书评,出版社和书店里面发布的信息,与书相关的作家或名人的采访,或者现在很多微信公众号里面的好书推荐,可能都会有那本“我想读的书”,先记下来。
有了这些灵感闪现的点滴和各种想读的书,就已经有了大批来参加海选的,接下来要有一批能够入选到你的购书清单里的书。
作者认为,制作购书清单能帮自己找到真正想读的书,同时可以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
而前面在日常生活中的取材,也是为了便于日后筛选出自己真正需求的购书清单。
列出了清单,我们现在会有很多方式可以购买,京东,淘宝,亚马逊,当当。作者还是提倡能够去实体书店购买书籍。在实体店买书的种种体验,都会被忠实地记录在自己与那本书的故事里,会给自己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对书本身的印象,自然也就加深了对书中内容的记忆。
从日常积累,列出读书清单,在书店确认,购买,这一系列过程,也就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了,带着理由去读书,也会影响自己的阅读速度。
书中表示,这种读书的动机或目的性,就好比照片的“焦点”。即使拍摄同样的场景,聚焦于眼前的花朵和聚焦于远处的建筑,得到的效果完全不同。读书也一样,抱着不同的目的阅读同一本书,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来自Pexels
我常常看完一本书,时隔不久,对书中的记忆就很少了。有的时候甚至只记得自己读过一本书,却已经不记得书的名字,作者,更别说内容了。这样的阅读,也没有给我带来益处。
而在书中,作者强调要做读书笔记将读后感转变成文字保存下来。
法国文学家鹿岛茂先生是位知名的读书爱好者,他曾在随笔中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得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是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葱煨火锅式”读书笔记,是作者在书中推荐的一种方式,在写读书笔记之前,写下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这三个要素足以让你回忆起自己看过的这本书。
同时,摘抄重要的句子,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和加深理解,并记下自己对这段的主观评论,哪怕评论只是“好棒!”“什么?!”。
即使是这些简单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你的读书笔记,长期积累下来,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产生,只要你坚持去记录。
来自Pexels每一本书,读过之后,都想要让它成为自己能用的。
亚瑟•叔本华在《论读书》中写道:“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读书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让自己“搭上思想的便车”,去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奥野宣之在书中末章就强调了学以致用的读书体验,一种读书之后的主动思考,思想内化,和输出。
简单的读书方式就是输入信息,看完了一本书便是读完了,而没有后续的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更少有输出的过程。
本书中作者认为,哪怕是你自认为非常了解的过程,一旦需要向别人说明或写下来,还是会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内容。所以读书的输出,也是一个将自己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种积极的输出,更能促进思想的内化,变成自己的。
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个阶段更为痛苦,但你觉得越困难的时候,也正是收获越多的时候。
看了这么多年的书,我们真的学会阅读了吗?我自认为并没有学会,而这本书也是一块敲门砖,为我打开了一扇门,开始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而无论你现在已经到了怎样的一个阅读境界,这本书都会带来新的体验,所以,不妨把它加入你的书单。
- End-
学习坚持的葡萄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