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吴伯凡老师的无

吴伯凡老师的无

作者: 临拂晓 | 来源:发表于2022-02-20 10:14 被阅读0次

        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对于“无”都有一种挥之不去、始终如一的追求。在中国,《道德经》讲的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最根本的东西。

1. 《失控》 = 無為

2010年凯文·凯利(Kevin Kelly),著名的KK到中国来的时候,知道他的人还很少,可以说是备受冷落。我因为很偶然的原因和他吃了一顿工作午餐,当时,我拿着他的《失控》这本书和他讲:这本书现在翻译成“失控”,我觉得既准确又不准确,最准确的汉译应该是两个字—— “無為”。

为什么这么说?

“無”,下面是四点底,火的意思。看起来,就是用火烧锅里的水,水最后就蒸发看不见,没有了。用物理学解释是:从液态变成了气态。一方面,它是invisible——看不见了,但是并非不存在,只是你看不见。“無”不是空无一物,而是看不见。

“為”,就是运行、控制、管理、运转——世界是由看不见但确确实实存在的那种力量/能量在悄悄运行、管理、控制着的。

大家理解了“無為”这两个字,对《失控》这本700页的书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因为它通篇讲的就是:失控不是说不去控制,而是你要看到这个世界始终是有东西在控制的。

但是,能看见的、有形的控制力量是很小的,真正决定这个世界运行状态和趋势的关键性力量是看不见的控制。

KK告诉我,《失控》的理论基础就是《道德经》。他以前去过很多次台湾,接触到了《道德经》,他觉得里面讲的东西正好是他要讲的,所以他就用《道德经》的这套理念,结合现代生态学和物理学写出了这么一本书。

2.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中国的《易经》叫“群经之首”,《道德经》叫“万经之王”。所谓易学,就是研究最简单但也最复杂的东西的学问,简单到就只有阴和阳。

《道德经》把《易经》往前更推进了一步,更强调“阴”、“无”,强调看似消极、实则主动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根本力量。

此时我们来看道德经的那句话就更明白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相关文章

  • 吴伯凡老师的无

    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对于“无”都有一种挥之不去、始终如一的追求。在中国,《道德经》讲的就是“天下万...

  • 情绪就像一盒文具

    最近在读​得到吴伯凡老师的专栏​《伯凡日知录》看到​,一种关于情绪管理很好的说法​。​ 吴伯凡老师认为情绪​是一种...

  • 熊猫型企业最怕什么?

    今天和大家分享吴伯凡老师的专栏《伯凡日知录》。吴伯凡老师带领大家建立一套知识账本,开始知识审计,以每天迭代新知识的...

  • 认识亚自我

    本周,吴伯凡老师的得到专栏“伯凡日知录”完成了第一季的更新。在专栏完结的时候,吴伯凡老师写了一封长信给专栏的读者们...

  • 你是很“盲碌”的那一类人吗?

    我感觉,我曾经就是。 这是在读了吴伯凡老师专栏一期节目《学习的目的不是存储》后的自我反省。 吴伯凡老师先是讲了《稀...

  • 你的本能,超出想象

    提起吴伯凡,罗胖曾公开表示吴伯凡是他的老师,甚至有人说伯凡老师如果坚持把当年节目《东吴相对论》一直做下去,做成视频...

  • 吴伯凡老师的分享

    在说吴伯凡老师分享之前,我想说一下,团队里头的口号:永不言退,我们是最好的团队。 这句话,我特别深刻,作为一个团队...

  • 吴伯凡老师直播分享

    吴伯凡老师在11号晚上在得到直播,他主要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沟通 二.决策 三.心态 吴伯凡老师对沟通这个...

  • 听吴伯凡谈认知

    听吴伯凡谈认知 跳出“伪”学习的认知困境 ——听吴伯凡谈认知有感 听了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中...

  • 心智成长(二)--写作禅

    听了前面吴伯凡老师的观点,又继续在微信公众号上找到了他的公众号“伯凡时间”,于是继续的寻找吴老师的知识日记。幸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伯凡老师的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wm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