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3871/2a78093a0c31ff34.jpg)
在阿里巴巴新的合伙人里有一位叫多隆(花名),首席工程师,被阿里的工程师码农们视为神,在阿里工作了14年,至今37岁仍然在一线coding。
当我看到这个新闻时,脑中浮现的是两个词:专注、专业。一个人能找到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方向,并且能专注认真的做下去,其实想想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智商高有天赋的人一般不爱遵守规则好走捷径,踏实勤奋的人一般智商有限天赋不足,一个又聪明又努力的人没有道理不成为人中龙凤。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太多想走捷径捞偏门的年轻人(或者说,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这样的特质),每个人也知道我们需要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但是很多人不想成为那样的“工具”和“棋子”,当然现实中有大把的例子来让你相信“学习好、勤奋、老实”的人始终是别人的打工仔只能混个温饱小康。好像有点跑题了,我不想谈穷屌丝与高富帅,不想谈草根与精英,我想谈的是专业和专注。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别人眼中的“好学生”,在大学阶段我突然发现我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何在特长何在,在那个时候我觉得二十年好像是白活了。一个听父母听老师话的好孩子,认真读书上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过去所有的努力好像都是为了满足家长大人们的要求以及自己那一点虚荣心(好学生当久了确实会有虚荣心),而我从未仔细想过我的理想具体是什么我的未来要变成什么样子(即便想过也是模糊的),当我看到席慕蓉的《独白》时,我真的觉得说的不就是我吗。我开始对应试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明白有性格有兴趣有特长的人为什么确实与众不同。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席慕蓉《独白》
我不知道多隆那位大神的兴趣与其工作是不是一致,我也不知道他是否喜欢他的工作,但至少他选择的应该是一个他不反感的工作,并且他的性格特质与其工作不想违背,两者缺一的话在我看来也就没有了这个传奇。
我们在选择专业、职业的时候谁都不能准确的预知是最好的还是最坏的,有的人选对了做的有声有色,有的人选错了跳槽去寻找新的,这便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也许我们一生都在试图认识自己)。选对了方向,才有努力程度的问题,不管是一万小时定律还是几十年如一日,总之坚持专注是成为传奇的重要因素(极高天赋的天才除外)。
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资质平庸,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够努力,所以我们都是普罗大众。对于那些知道自己“不好”的“好学生”们,如果还未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许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专注,因为资质稍好保证了你们选择的方向不会太错。
杨绛先生说,一个人的烦恼是因为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我觉得,一个人的后悔遗憾是因为想的太多而努力太少,毕竟人的惰性是相当强悍的对手。
如果不想平庸,只有努力,哪怕封不了神,至少也要当个半仙!
----------------------------------------------------------------
阿里巴巴新合伙人多隆: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的神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515875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