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命皆由时间构成的,片刻时间的浪费,便是虚掷了一部分生命。”
——林肯
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盼望着快点长大。现在长大,发现时间过得好快啊,不知不觉30岁了、40岁了……甚至有时候觉得一天什么事情都没做呢,就到了要睡觉的时间了。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流过,回过头来看,留下了什么呢?拿起书看了两行,学习可累死我了,刷一会儿短视频吧/看一会儿微博吧/朋友圈上又有小红点了……就这样,又一天过去了。
电影《征服钱海》中有这样一句话:“世间最残酷的现实就是镜子和时钟“
也许我们每天照镜子,对自己的变化感受不会很明显。但是,翻出自己几年前的照片,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到底有多大。
我们就是在这样“不起眼”“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天天中度过的。
如果一天读一本书,一年是300多本;如果一天欣赏一部电影,一年是300多部;学习一门语言,一年的时间最起码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哪怕每天只是背10个单词,一年下来也有3000+的词汇量。
这是量变的质量,也是积累的质量。所以说,做每日清单的人是可怕的。尤其是制定了每日清单并执行的人。
他们不会无所事事,他们知道自己昨天做了什么、今天要做什么,用昨天和今天为自己构筑一个更好的明天。
下面是我制定每日计划的一些思路:
1.制定目标:短期-中期-长期
目标越清晰,实现的可能性越大。在制定目标时,要问问自己为什么有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能够给你带来什么。
盲目追逐的话,即使达成了目标也不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喜悦与幸福,反而是浪费自己的生命,无异于自杀。
目标需要是有完成的可能的,好高骛远只会挫伤自己的信心与积极性。
目标要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这个时间由自己把握。比如,一个月为短期目标、一年为中期目标、十年为长期目标。
然后把大单位的目标分解为小单位的目标,最后嵌入每日计划中。
2.每日计划中的事情分类
每日计划中的事情可以分为四类:
紧急且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把这四类看作四个象限,然后把要做的事情相对应地填入这四个象限中,做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就一目了然了。
另外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必须做、应该做、想要做
理清哪些事有时间限制,有ddl在后面追着的;哪些事情是需要积累的功夫、循序渐进的(如学语言);哪些事是可以与人合作的;哪些事是自己不擅长需要交给擅长的人来做的。
3.总结与反思
定期进行总结和反思,收获与经验教训都可以帮助自己不断优化自己的清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每日计划的作用。翻看自己的每日计划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像是未来的自己旁观昨日的自己,有“旁观者清”的神奇效果。
4.电子版还是纸质版
凭个人喜好。
电子版的好处在于方便快捷,缺点在于容易被遗忘、被其他的东西分散注意力。
纸质版的好处在于,更有正式感,会让人更重视这件事。
最后,做每日清单并不难,难在执行与坚持。
上面是我做每日计划的思路,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启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些相关的书,如《子弹笔记》《番茄工作法》等。希望大家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让充实的每一天集合为一个美丽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