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防而不立,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武器装备是不足以抵御强大的敌人的。而每一项武器诞生背后都有一些默默无闻的英雄。我们都知道井水很甘甜,但是谁挖的井却无人问津。我们不仅要喝水更要牢记那些掘井人。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和故事鲜为人知,可是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却值得被所有国人所敬仰。央视的纪录片《军工记忆》为我们揭开了这些武器装备诞生的故事以及设计制造的人背后的辛酸和艰苦。
今天很多人都信奉“成名 要早”,但老一代的军工人从幕后到台前早已是垂暮之年,默默无名数十载不求功名不为利。
立不朽之业,方有不朽之名

1998年3月23日,歼-10飞机终于做好了首次试飞的所有准备。一项项试验顺利通过,飞机终于平稳着陆。成功了,有人欢呼,有人落泪。歼-10战斗机设计师杨伟说:“在那之前从未见过老头流泪,但是在那一刻他哽咽了。他毕生的精力,最终化作了一种战斗力。”
那一天,宋文骢执意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3月23日——歼-10成功首飞的日子。“我想的不是说一架飞机首飞就完了,我考虑的是我们的飞机出来后它在什么层次上,最终一定要使我们的飞机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生日成为又一个起点。经过数千次的定型试飞,歼-10战斗机于2006年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宋老用12年的时间换来了国家战斗机领域的一个质的飞跃。歼10的问世使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五个能自主研发三代机的国家。
2016年3月22日,被誉为“歼-10之父”的宋文骢去世,这位老人在歼-10战机18岁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离开了我们。他一生奋斗在中国航空工业战线上,担任过国家两个重点型号歼-7C、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在中国遭遇西方技术封堵的情况下,宋老等人领衔自主研发的歼-10飞机是中国航空扬眉吐气、名副其实的“骨气机”!
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比不上自己得好,宋老一心决定立足于自力更生,绝不受国外的技术压制。此时此刻,当你仰望祖国的天空,那份宁静与和平,弥足珍贵,人们不会忘记宋文骢们做出的贡献。祖国不会忘记,天空永远铭记。

他曾经放弃医学航空、学造船,只为保卫祖国,捍卫尊严;他曾经“人间蒸发”三十年,父亲直至去世也没有见过他;他说:“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院士黄旭华。
而核潜艇作为国家的最高机密,在研制过程中所有人都被要求最严格的方式去保密。无名英雄的背后,总有难以启齿的无奈。在家人和国家面前黄老毅然选择了国家,甚至隐姓埋名长达30年。
等等向宋老和黄老这样的军工人还有很多很多,有的依然不为人所知;有的则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如中巴联合研制“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在伊斯兰堡总统府接受马姆努恩·侯赛因总统授予的“卓越之星”国家荣誉奖章。
真正的不朽之名用不着呐喊和作秀,他们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让万千网友肃然起敬。他们是国之脊梁,最有功劳、苦劳,却甘愿隐姓埋名,他们理应被我们铭记!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牢记那些奉献与祖国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