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有一种做个小无赖,心情总不坏的精神特质,我最喜欢。他身上的时代气息抹不掉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影响,父亲52年三反被批的经历,目睹整个大跃进的过程,这些烙印在心里的印记致使荒谬在他身上被冷静的放大,用他独有的特色写出来,口气仿佛是旁观者,从不痛陈,他重新审视那个疯狂的,用力过猛的,非黑即白的时代时,使用了正相反的语气来讲述,这就是对那个时代最大的反叛和反省。
王小波当然不是史诗性的作家,他的人格特征是加分点,黄金时代以小见大,有构思,回忆起来仿佛是惊险刺激的一段时光,抽离拨开来看还是悲哀,但更注重悲哀中洒脱的一面,陈清扬的所作所为有无奈之举,或者有人看到爱情,但都是一定程度上扭曲的,荒谬怪诞的,这让我们反思那个时代。
三十而立也有性格,同事也有性格,是否是他自己的写照?“在这种夜里,人不能不想到死,想到永恒。”王小波在这里思辨和讨论存在,很洋气,相比起科学家,王二更像一个哲学家,王二到了罗得岛,当然不会跳跃。所以你们认为王二是否存在呢?
红拂夜奔值得看,有传统文人的气象,贵在喜剧只求观众一笑,李靖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了,他在挖河和做爱中流露了每天做事和无事可做的矛盾,有戏谑的怨言。
未来世界的讲述有王小波特色,北京作家很多,行文有特色的是少数,放在中国文学史中也一样,中国文学缺少有行文特色的作家,王小波善于于无声处听惊雷,未来世界甚至有些受契诃夫的影响,舅舅虽是亲戚,但写到被电梯砸死,在公园里被搜查,讲述口气仍然冷静,全文唯一有点感情的地方居然是有点喜欢舅妈,得知舅妈深爱舅舅的胸毛后有些失望。这很王小波了。我很喜欢这种精神,但这种精神的由来是和外界密不可分的,用小无赖的手法写文革,写那个时代的文学家,甚至有些肖斯塔科维奇等着受死的感觉,是王小波留给我们的思考。
绿毛水怪仍是荒诞的喜剧,王小波对中国的教育仿佛也有话说。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当然是他的代表作,主要原因是寓言体感觉上高深有创意,说句实话对我来说早就看腻了用烂了。王小波当然看乔治奥威尔,我猜他看完以后更想走一条特立独行的路。可以观照一下那几只做了独裁者的猪,这头猪的蹄子是不是给王小波出了一口气,再看看结尾,我引导到此,几千字的小文看看笑笑就行了,有时间多看题量大的。
沉默的大多数实在应该看看,毕竟这么认真的作品对王小波来说真的是意味深长才会像论文一样下笔。
南瓜豆腐翻来覆去说紧张的气氛和气氛下的人,和黄金时代一样,他对那些被洗脑过的人并不报以仇恨,而是把他们当人来写,当人来看,后来我看别的作家甚至你的有些用力过猛,整个文革就是非黑即白,大吼大叫,用力过猛,我认为王小波在文章中流露出了小怜悯,这才是好作家该有的气质,如果一味的抨击,痛陈,甚至悼念就会流于单薄平庸,我猜王小波看鲁迅,他知道大喊大叫并不能构成好的作品,好作品和人一样,不论是写人生还是写人性,务必要批判的同时流露更多人应有的人性,在作品中应看得到一年四季,不仅有秋冬,也有萌芽和希望,不仅有死亡,也有涌动的动机和日出的渴望,这一点直接听拉赫马尼诺夫或者贝多芬可以理解。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文学家的角度,王小波缺少宏大的史诗级长篇小说,缺少突破性的结构创新,但作为一个作家,给读者多维度的阅读思考体验,有独树一帜的风格,是七十年代文革后期中,杰出卓越的,我热爱的作家,感谢他带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审视一段历史,他不可多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