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得下是放不下欲望,欲望无穷,欲望就是我们自身,彻底放下欲望就相当于消灭自己,皮囊不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总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同泼掉吧!
放不下欲望,可以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局限,包括想得美想不开想当然,太好太糟糕都不好,怎么办?能消除欲望最好,不能消除的话要降低欲望。
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欲望想法不是道理可以改变的,不是意志力能改变的,有时候甚至就是我们个人的气质类型表现!
比如走平地上独木桥毫无问题,把同样独木桥放到深渊之上,你还能淡定?我们希望不动声色处理事情,事情突然发生却不由得喜形于色,这常常就是先天气质类型导致,好比遇事着急的人,你能改变?
气质类型理论让我们有共情心理,最大可能理解、接受、尊重别人那些不待见的言行。接下来让我们更进一步,既然想法无尽欲望无穷,既然有气质类型存在,我们就积极鼓励多去想一想又如何。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反其道行之,向死而生,多想得美、想不开、想当然,想想无罪。
许多有益的例子。
比如多去想想想得美。
一个孩子大寒天嚷嚷要吃雪糕,冰箱里也的确有,孩子父亲觉得可以,可孩子妈妈不同意啊。如何办?孩子父亲就问孩子,真想吃?想吃多少?就想吃一个?想不想吃一冰箱?还想不想吃一被窝,醒来就吃?就这样想像一番美好,孩子没吃成雪糕,也没有抱怨,解决了问题。
曾经经常出发,每到一个地方,司机兄弟就会开玩笑,指着一大片地方说看着不错吧这都归你了,后来觉得这个方式很有趣,一起出发,会互相比划一大片,“看着不错就归你了”。
记得有一年春节,在老家过的,期间在村边河堤小路溜达,指着一片地方说,这里可以承包下来,搞个观光园,种植加农家乐,一定挺好,这就是乐呵乐呵,有趣就行。
认知行为疗法告诉我们,想法就是想法不是事实,想法是可以调整更加现实和适应性的,为此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咱就多去主动想想,想想既然不是事实,就不违法不犯罪,哪怕再可怕的想法也可以想,只要不去行动就一点问题没有,这样做的心理原理很简单,缓解心理冲突。
还可以多去想想想得糟糕。
美国海军二战期间招聘文稿,说参军后无非两种可能,要么毫发无损要么会负伤,无损没啥担心的;假如负伤又有两个可能,要么轻伤要么重伤,轻伤不担心;假如重伤又有两个可能,要么治好要么治不好,治好了不担心;假设治不好就会死掉,既然人都死了还有啥好担心。
复读高考生家长焦虑故事,也是如此,我追问假设孩子高考还是只能读个专科能否接受,考虑最差情情形,逼迫面对。
还有死亡恐惧,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好好做事不怕死亡,面对死亡才激发好好活着做事,正反两个思考都要有,才会融会贯通真的不恐惧不回避死亡。
至于想当然的故事,接受是人就要犯晕犯错犯糊涂,主动想当然去多想想,也是有趣事情。
这么思考欲望话题,知道想想无罪,主动想得美、想不开、想当然,会有神奇效果,一夜千条路尽情想想和想象,天明起来保证还能卖豆腐,如果不卖豆腐一定会尝试更好行动,别担心搞砸事情要相信只会搞好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