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哥读《通鉴》系列9
苏秦剧照上一期,兔哥跟大家一起分享了苏秦合纵燕赵的故事,精彩之处意犹未尽。今天兔哥读《通鉴》系列9继续跟大家分享苏秦合纵韩魏齐楚四国,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苏秦到了韩国,对韩宣惠王说:“你们韩国方圆九百多里地,军队也有几十万人,全天下的强弓硬弩以及利剑都是出产自韩国。韩国士兵用脚踏弩机射箭,连续射上百发都不用停止。由此来看,韩军勇武,身披坚甲,手携劲弩,腰挎利剑,无不是以一当百,其中的厉害何止如此啊。如今大王你要是侍奉秦国,秦国必然向你要宜阳和成皋这两座城。假如此次给他了,那么下一次就很快就又来要地。等到那时候,想要给地也没有了,可是不给呢,之前给地换来的好处也会消失,并且还要遭到他们的打击。况且,韩国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国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拿有限的土地去逢迎无限的欲望,这就是所说的拿钱买罪受。还没开始打呢,土地就已经被人占领了!有句谚语说得好:‘宁愿做鸡头,也不要做牛尾。’大王贤明,拥有强大的韩军,却只是有一个牛尾的名声,我私下里都为大王觉得羞愧。”韩王听从了苏秦的建议。
苏秦又游说魏王:“大王的土地方圆上千里,土地面积虽然看起来小,但是农田、房舍密集,以至于无法放牧。人口和车马之多,日夜来往不绝,其所发出的声音,就好像是三军将士那样。我私下里觉着魏国的实力并不输于楚国。如今,我听说魏国的魏武卒尚有二十多万,普通士兵二十万,野战军二十万,后勤士兵也有十万;战车六百辆,战马五千匹,但是却听从大臣们的建议,打算侍奉秦国。希望大王能够好好想想。赵王派我来给大王献上一个不成熟的计策,那就是订立盟约,现在静候大王的决断。”魏王听从了苏秦的建议。
苏秦剧照苏秦又游说齐王:“齐国这个地方,四面都是险要之地,土地方圆两千多里,士卒有几十万人,粮食也堆积如山。军队装备精良,士兵勇猛,前进的时候就像是离弦的箭,打仗的时候就如雷霆万钧,撤退的时候又像疾风骤雨般干脆。即便有过外军入侵,也从来没有能够越过泰山,渡过清河,到达渤海的时候。临淄城里有七万多户,我私下里猜度,每户不少于三个男丁,不用从远方征兵,仅临淄城内就有二十一万士兵了。临淄富庶,临淄人都喜欢斗鸡斗狗,下棋踢球。临淄的道路上,车辆之多,以至于相互撞击,而来往行人,摩肩擦踵。韩国和魏国之所以害怕秦国,那是因为他们跟秦国接壤。如果他们出兵抵挡秦国,不用十天便胜负已决。假如韩魏两国胜了,那也得损失一半的兵力,边疆也没法守卫了;假如不胜,那就直接面临亡国之危了,这就是为什么韩魏两国谨慎的对待秦国的原因。但是秦国要进攻齐国就不同了。路途是韩魏的两倍,还要经过阳晋要道和亢父险要,车马士兵不能并排前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秦国想要继续前进,那就得顾忌韩魏抄袭他的后路。因此秦国只会恫吓而虚张声势,不敢贸然进攻,这样看来,秦国不会进攻齐国那是再明显不过的事了。如果不深思其实秦国拿齐国无可奈何就要朝西向秦国称臣,是因为大臣们的失策啊。现在,齐国没有侍奉秦国的名声,反而有强大的国家实力,我真心地希望大王能够考虑一下我的计谋!”齐王听从了苏秦的建议。
于是,苏秦又向西南的楚国游说:“楚国是全天下的强国,土地方圆六千多里,士兵有百万之众,战车上千辆,战马上万匹,粮草积蓄足够使用十年,这都是称霸天下的资本啊。秦国最害怕的只有楚国,楚国强大那么秦国就弱小,反之亦然,这是势不两立的两股势力。因此,为大王考虑,不如加入合纵联盟孤立秦国。我将让东方六国都来朝拜,遵奉大王的命令。将社稷宗庙委质于楚,厉练士兵,听候大王调遣。所以,合纵,各诸侯就会割地事楚,不合纵,楚国就得割地事秦。这两种谋划相差太多了,大王选择哪个呢?”楚王也听从了苏秦的建议。
于是,苏秦被任命为合纵长,同时担任六国的相国,向北去回报赵王,车马辎重类似于一国之王。
战国形势图兔哥有话说:
苏秦合纵六国的艺术就在于抓住了六国的利害关系,上一篇我们说了燕赵,这一篇我们对照地图看一下苏秦如何说服韩魏齐楚的。
苏秦游说弱小的韩国,首先分析了韩国的优势(其他各国也是一样),然后说明以地事秦,地有限而秦无限,不是一个长久之计。韩国面积小,一次割一块,几次就割完了,但是秦国依然会继续要地,到时候韩国无地可割了该怎么办呢?所以韩国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加入合纵联盟,争取保护。
苏秦游说魏国,面对曾经辉煌过的魏国,苏秦指出魏国尚有六七十万军队,战斗力也不弱,尤其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尚有二十万之众,这么强大的力量为什么不与秦国争一争就先怂了,反过来去侍奉秦国呢?魏惠王这位没有主见的人内心应该也是有一点雄心壮志的,尤其是他的父亲在位时,魏国是多么的强大,到他了,不是丢人就是失地。更是被秦国欺负的没有一点脾气,所以,在苏秦的分析之下,魏惠王应该是头脑一热就拍板决定了。
苏秦游说齐国,指出齐国是强大的,尤其是所处之地又远离秦国,秦国是不可能打到齐国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齐国为什么自己先主动向秦国称臣呢?这是自降身份的事情,具有雄才大略的齐威王认同了苏秦的观点便同意了合纵。
最后是楚国,通过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楚国的面积几乎就是天下的一半,即便人口稀疏,但是总量也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实,直到最后王翦灭楚,楚国依然有着跟秦军相近的兵力,秦国统一六国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楚国,说明楚国的国力一直都是强盛的,只是楚国自怀王开始身无大志,苟且偷安,所以才失去了无数的机会。苏秦一针见血,指出楚国是东方六国中最强大的,也是唯一可以与秦国争霸的,在未来的道路上,秦楚不两立,楚国最好的选择就是领导着其他五国,抵抗秦国,这样才是长久之计,楚威王也算一位明君,因此答应了苏秦。
六国合纵成功后,苏秦被六国封相,辉煌一时,兔哥觉得这个六国相印应当是类似于那个时代的客卿身份,而不是真正的一国之相。更直接点说,应该是作为国君的朋友,给了一个外交部长的身份,但是并不直接参与各国的外交事务。
苏秦合纵六国的故事名噪一时,也因其合纵游说的智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也就在这一年,齐威王和燕文公去世,第二年,秦国便联合齐国和魏国一起攻打赵国,赵肃侯责备苏秦,苏秦趁机到了燕国,而这一年,齐国又进攻了燕国。也就是说六国联盟在第二年就瓦解了,可见东方六国在对秦一事上存在的巨大偏差,而这种偏差也就造成了最终被统一的结局。苏洵在《六国论》中说的明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战略眼光上的短视和只顾眼前利益的得失以及苟且偷安的心理使六国自始至终就没有真正联合起来过,反而在外有强敌的情况下自相攻讦,眼睁睁坐看国土一寸寸丢失殆尽。
注:由于原文篇幅较长,留待下一期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