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当日历悄然翻到又一个九月,炎炎暑热连同一年三分之二的光阴便渐行渐远,而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在这一月的轮换,又无疑为九月赋以浓浓的秋之印记。虽有“不到秋凉不信愁”“人生几度秋凉”之慨叹,但“凉凉”也似乎从来不是人们心中秋天的唯一味道,甚至有时与春天相较也不遑多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既然秋天的感觉可以是多维的,那么九月的意象也可以是丰富的。
九月里有收获的喜悦。“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这种收获既在田间地头上,也在家国记忆中:虽然戊戌维新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屈辱,曾在这一月为近代中国留下刻骨创伤,而在近半个世纪后那个金色的九月,一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则向世人庄严宣告神州大地“换了人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开启了中华儿女历经十四年的浴血抗战;1945年9月2日的受降仪式,则昭示着古老民族的浴火重生。唯有经历了至暗岁月的耕耘,才会更加懂得收获的来之不易;而唯有永远铭记苦难辉煌的历程,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九月里有不屈的精神。“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1952年9月,海明威发表《老人与海》,他借那位也是在9月出海的主人公之口说道:“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1968年9月,食指在寒秋中写下《相信未来》,发出这样的呐喊:“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1986年9月,中国女排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世锦赛上成就“五连冠”伟业,而支撑几代女排人屡创佳绩的,则是一种薪火相传的“女排精神”,用郎平主教练的话来讲:“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九月里有启程的憧憬。“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对许多青年、少年和孩子而言,9月是崭新的、激动的、未知的,因为它标志着一个新学年乃至人生新阶段的开始,就仿佛一张缓缓铺开的空白画卷,在等待着他们去描绘,借用在105年前的9月创刊的《新青年》发刊词中陈独秀先生的譬喻:“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於硎”。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值得期待。
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启程和出发。十五年前的九月,我告别了仰望七年的湖光塔影,走进了那座位于十里长街的大院。“书生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回首这十五个春夏秋冬,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只有长年相伴的灯光;没有外人想象的光环,只有始终恪守的责任。而今,发际早已退避三舍,周边也已过尽千帆,唯愿初心不变,不苟且,不攀比,努力去做自己尊重的人,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以期不负亲人,不负母校,不负时代。
九月你好,愿信念永不凋谢,愿步履永不停息,愿期待开花结果,愿美好如约而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