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父亲打电话跟我说,家里种了大萝卜,萝卜皮取下来腌制特别好吃,问我腌不腌。我在饭店吃饭时尝过腌制的萝卜皮,的确好吃,就满口说要。父亲问我哪天有空去拿,他好提前把萝卜皮削好。多好的父亲啊,想得如此周详,真正一副慈父心肠!
周五下班后,我匆匆往家赶,进家门时父亲正在院子里给柴火棚搭竹简,说是以后下雨时这一块再也不湿漉漉的了。工作区旁边还放着一担他最近刚刚编好的大竹畚箕。记得小时候,我们孩仨是分别坐着这个度过童年的,那时候,父亲一头担着农具和生产资料或作物,一头担着我们中的一个。见我回家,父亲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兴冲冲地带我去厨房,原来老父亲早已把萝卜皮削好、洗好、拌好盐和尖椒腌制在盆中了。他让我别急着装袋,先尝尝他几天前腌制好的萝卜皮。哇,进嘴香脆可口还带点甜,太好吃了,我忍不住多吃了几个。父亲说:“别急,你再尝尝这种腌萝卜。”“老爸,你好厉害哟,怎么腌得这么好吃,还有,萝卜的这种造型、这种腌法哪里学来的?”我忍不住问道。“多动脑筋想想呀,我喜欢琢磨。有时手机上也有介绍。”看来父亲的手机没白玩,知道与时俱进呢。“这边还有一坛腌制的洋生姜呢,味道也不错。”父亲像个小孩子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一一道来,这时的父亲是开心快乐的,成就感满满。
是的,父亲是个特别勤快的人,村里人都说他一刻都闲不住,巴不得大年初一都做事才好。他没事就爱琢磨,无师自通,他是个多面手,木匠活、桶匠活、竹匠活,他样样都会,做出来的东西不比专业师傅差。有些专业师傅跟他开玩笑说:“你这样还让不让我们吃饭了?你家的饭我们更是吃不到了。”是的,我的父亲就是这么牛,没半点夸张。虽然六十好几了,可到了工地上干活,包工头都让他干技术活。只是现在年龄大了,受过伤,一家人都不同意他出去干活,近年来他只好赋闲在家。
不能在外地忙活,闲不住的父亲又开始在家里忙活起来了。上半年,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配合村里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父亲把原来建的柴火棚和猪圈拆了。茶季忙好后,他自己琢磨着另建一间柴火棚堆放杂物,农村的杂物总是挺多的。我们姐弟三个都说让他请人建,我们付工钱,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你们大家挣钱也不容易,你们有自己的家要养。我们有空自己慢慢做。”后来,他只请了一天的砖匠师傅,其余的都是自己动手,粉墙、做木门窗、盖屋顶、接电线等等,干这些活时,都是老妈帮他打下手,我们只是偶尔有空回家帮帮忙。
下半年家中事少,母亲进城在一家棉絮加工坊打短工,让父亲也来城里,他不愿意,反开导起我们来:“我在家种种菜,送给你们吃,自家种的菜环保健康,你们吃得放心,也可以节约点蔬菜钱。”父亲就是这么朴实,总是想着我们多。父亲除了种菜,其余时间就东修修、西补补,或是砍来竹子做做篾匠活,就是不肯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每当种的菜成熟了,打电话不是说送菜来我们家,就是让我们去拿。
啰啰嗦嗦半天,你们还不知道我父亲的萝卜和萝卜皮是怎么腌制的吧。父亲种了两种萝卜,一种是长形大萝卜,一种是圆形小萝卜。先说说花式萝卜吧。腌制这种萝卜需要用圆形小萝卜,方便造形。父亲先将萝卜切成条状但不全切断,让它们断了骨头连着筋;接着撒上盐让萝卜腌制一段时间,挤出多余的水分;然后把事先切好的生姜大蒜末(这是腌菜必不可少的佐料)均匀的包裹在一个个萝卜中,可适量加点白糖,口感会更好;最后装坛腌制个把星期就可以吃了。
再来说说萝卜皮的腌制。切好的萝卜皮也需要加盐腌制小半日,然后倒掉多余的水分,再拌上适量白糖,提鲜保脆哟。最后装入坛中,用白醋和生抽浸泡(父亲叮嘱我一定要用的佐料,不能用陈醋和老抽替代)。可在坛口加上小石头压实。我回家后,舍弃家中的醋和酱油,赶紧去超市买来必须的佐料,如法炮制,腌好了我的萝卜皮。腌完后,我既期待又担心,因为之前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但愿这次不负父亲所望,能腌制出“我的父亲牌”萝卜皮。望着自腌自制的萝卜,我浮想联翩,自信勤劳、好学、爱琢磨的父亲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都说“父爱如山。”父亲的爱,犹如他腌制的这坛酸菜,酸爽可口,爱不释手;父亲的爱,仿佛他搭建的小屋,给我们遮风挡雨;父亲的爱,恰似他编织的大簸箕,带给我们童年更多的快乐。作为儿女,我更希望古稀之年的父亲能给自己放放假,停下来休息休息,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只有他开心、、快乐了,我们才能幸福无比。(图文\程夏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