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亲吵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小学还没毕业。他工作很忙,早晨走的时候我还没醒,晚上回来我已经睡了,周末“管教”我的时候总是批评,所以亲子关系总是很紧张,再加上母亲和父亲经常吵架,闹离婚,然后给我哭诉,小学生的我,对父亲的态度是明确的敌意。
后来长大一点,与父亲交流多了,不再有敌意,只是还是经常与他“辩论”,轻则面红耳赤,重则怒发冲冠,气的他胃疼。我们仿佛很难安安静静坐下来讨论一件事情,总是说不到三句就开始吵架,在我情绪不好的时候,看到父亲来电话,我都心生恐惧。
转机发生在我前几年某次回家过年。那时候我们已经尽量不说话,不惹对方生气。当时我刚考完驾照,父亲提出让我用他的车练手,他在副驾指导。上车后,因为我刚摸车,心里没底,都尽量听他的指挥,当我逐渐熟悉以后,他就说的少了,我们开始聊点别的。结果这一段我们边开车边聊天的时光,罕见地没有吵架,也没有对抗的情绪。随着远处的景色不断的掠过,我们聊了很多,包括他小时候,我小时候,我对他的误解,他对我的歉意,还聊到他与母亲的遗憾等等等等。
我与父亲的关系在那一次开车聊天后才真正开始改善。
之后我们仿佛有了一些默契,很少再辩论头脑中的概念和观点,只是讨论该如何一起做好一件具体的事情,比如照顾奶奶,比如煮饭,比如炕点核桃饼。交流的多了,再提起一些观点看法,我突然能理解他的出发点,他也能看到我为什么这样想。
在我之前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时候,总有家长跟我说:我都跟他说过多少遍了,他不听我有什么办法?其实我想说,当爱不流动的时候,语言总是苍白无力的。但在一起做事的过程中,让爱流动起来,语言才能真正起到表达心意的作用。在亲子关系里,行动总是大于语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