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再次讲培养慈悲心。
我们常常评判责怪他人。评判、责怪是带了固有观念的,是我们寻求安全感、自我感,寻求内心舒适的无意识行为。评判、责怪强化了这种无意识,同时掩盖了我们需要面对的痛苦。
关系是一个镜子,我们看别人时常常是在看自己。不喜欢,是自己内在在排斥某种东西。相处中我们迟早会遇到这种不喜欢。当我们没有养成对自己的慈悲心之前,也难以对别人慈悲。所以相处和交流看起来很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爱与温柔。慈悲就是这样的。慈悲的相处是最高的修行。相处中尊重彼此(对方和自己)的感觉,感觉如何就是如何,不把彼此的感觉推开。这需要开放。开放指不固着不抓紧什么。当内心敞开不塞满东西时才会去关注外界,才能看见听见感受外界,真正的交流才能发生。
以观察者视角与责怪他人时的那种想赢想抓紧什么的感觉相处,以无常不确定的视角与自己内心不能接受的感觉相处,寻找内在那块温柔而不确定的地方,坚持练习,我们就会柔软起来,养成开放的能力,进而慈悲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