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我们以不同的姿态栖息于世。而生命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它需要我们具备活着的勇气和能耐,拥有清明的智慧。
在《当生命陷落时》一书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捕捉到恬淡而独特澄明的处事态度。作者佩玛·丘卓在第二章便坦然阐述自己得知丈夫有外遇后的心境。"我还记得当时我感觉天空非常宽阔,屋边河水潺潺,茶杯里冒着热气;时间突然停了下来,我脑筋一片空白,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光和无边的寂静。接着我回过神来,捡起一块石头,向他砸了过去。"这样的叙述有给我一种坚实有力的震撼感,我很好奇,这样一位性情激昂的女性在遁入佛道后会有怎样的人生见解。
佩玛·丘卓无疑是一位成功的女性上师,同时也是创巴仁波切(欧美人是心中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导师之一)门下的最得意弟子。全书22章讲述里,有许多对人性的透彻感悟,包含我们生命的本质,以及会遇到的各种泥淖,提及痛苦,恐惧,孤独,绝望,死亡,慈悲,选择等,她的举例叙述都像是一盏明灯启示我们走向一条人烟稀少的小径,接受生命本来就有陷落和痛苦的本质,与当代励志书,心灵鸡汤的层次相比,其优势就体现在它的真诚与悲悯。
她鼓励我们亲近恐惧,不要一味逃避。在遇到令你恐惧的境地时,立马封闭自己,展现出自我保护的状态,这是人的本能。但她却鼓励,不如大胆转身看看恐惧的样子,直面你的内心,或许那来袭的刀剑就能化作花朵,内心的妖魔就会逐渐消散褪去。创巴仁波切在与侍从经过禅院时,一条狂吠的恶犬挣脱了锁链朝他们驰骋而去,几个侍从惊叫了起来,呆立在那里无法动弹,仁波切转过身去,以最快的速度对着狗冲过去,狗觉得非常意外,突然停了下来,夹着尾巴跑了。我们的生活里也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恶犬”,常常在逼近我们的极限时,让我们心身呆立无法动弹。无所失便无所惧,事实上我们并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只有当你无依无恃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异常清晰。
忖度世事,人们总在趋乐避苦,在八种世间法中——苦与乐,得与失,宠与辱,毁与誉,人们也总是在乐、得、宠、誉中执著耽溺,而对于其对立面则排斥逃离。然而这些都只是我们的念,他们来来去去,无休无止,轮流交替,是人生的常态。倘若我们能够做到不执著,让事物离去,就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掌控人生。就像小孩子在沙滩上筑城堡一样,用漂亮的贝壳、浮木、玻璃等装饰这一座沙堡,不让任何人触碰。但还是知道潮水终究会把它冲走,关键在于尽情享受,时间到了,就让它回归大海。
面对人生的选择时,丘卓认为如果我们无法放下一切,就无法完全体验这个世界。不保留退路,不另觅他途,不认为以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什么事情。这一观点与毕淑敏“如果有愿望那就即刻去实现”的人生圭臬不谋而合,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今天晚上就要失明,我们一定会依依不舍的去欣赏每一根青草、每一片云;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就要失聪了,我们一定会珍惜我们现在所听到的每一次虫鸣,每一声呼唤,不让当下留有遗憾。
当代社会,人们都活在喧嚣浮躁中,没有刻骨铭心的感悟,没有质朴真诚的追求。而佩玛·丘卓如同一位灵魂导师,教导我们认真去体悟诚实、慈爱及勇气的真谛,除去我们内心的魔障,活得透脱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