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生不得男儿列,声高笑朗目含羞。
三载一谱师生情,泪目凝注赴华影。
艾老师到苏丹后,被分配到离孔院“大本营”较远的教学点“巴哈利”学院工作,虽然学院中文系成立不久、学生水平有限,可在艾老师为巴哈利学院中文系挥洒汗水的三年里,我们都看到了一批学生的成长。
艾老师对工作很投入,善于观察学生。他很快就发现一名叫刘丽娟的高大女生总是出现在教室的第一排,回答问题格外积极。艾老师任劳任怨,从听力、口语到阅读、写作,教了个遍。刘丽娟熟悉了艾老师后,一有机会,就会从座位一跃而起,用她天生的大嗓门抢着回答问题。
艾老师备课很认真,授课风趣幽默,挥洒自如,刘丽娟就更喜欢上他的课,很少缺勤迟到,汉语自然也进步很快,在艾老师的辅导和鼓励下,刘丽娟开始参加孔子学院的各种文化活动,一发不可收,经过一年的锻炼,她听写汉字、朗诵诗词、表演小品、说学逗唱,简直无所不能,对汉语和中国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由于刘丽娟泼辣胆大,即使忘词说错,声音也大得出奇,很快就成了老师和学生中的明星。每次还没等刘丽娟上台,强烈的气场就洋溢在活动现场,常常尊驾未起笑先闻,倒是把和搭档的男生对比得温柔文弱。记得2018年苏丹“汉语桥”决赛现场,赛程过半,比赛氛围趋于平淡,当我准备放下相机,坐下来休息时,人群一阵骚动,我心想八成是刘丽娟上台了,只听一声响彻全场的“大家好!”,抬头一看,刘丽娟果然穿着一件金灿灿的衣服上来了。
刘丽娟学汉语的时间不算长,所以参赛成绩平平,但她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每次都把欢乐带给比赛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丝毫不影响她学习的热情,艾老师在苏丹的日子里,刘丽娟成了顶梁柱,很多人因为刘丽娟记住了巴哈利学院中文系。
随着刘丽娟的进步,艾老师为她争取到了去中国短期留学的奖学金,在同学们的一片羡慕和祝福中,刘丽娟欢欢喜喜飞到了兰州,圆了“中国梦”。
天性烂漫的刘丽娟来到兰州后,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有时间就四处走走看看,短短半年里,不仅逛了兰州的白塔山、滨河路,还跑到武威、敦煌玩了个遍。
从兰州回国后,当刘丽娟打开满满的行囊,装得都是送给老师和同学们的礼物,全班每一位同学都有份,当她把礼物分发给大家,苏丹学生们那种纯真无私、分享快乐的精神再次充满了小小的教室。
中国之行让刘丽娟更加神采奕奕了,她摇身一变,浑身上下都是Made in China:用起了华为手机,套着亮晶晶的中国手机壳,金项链新耳环出现在脖子、耳朵上,逛起超市来脚上的高跟鞋踩得“噔噔噔”直响。刘丽娟告诉我们金项链是从兰州的夜市买的,真的很便宜!一说就哈哈大笑。
刘丽娟偏偏没学到中国人的“财不外露”,一身珠光宝气很快招来了“阿里巴巴”(苏丹话里“小偷、强盗”的意思)。“阿里巴巴”先生趁刘丽娟在宿舍睡觉时点燃了迷香,把她从中国带回的Made in China偷了个精光,连手上的戒指都撸走了。
刘丽娟一觉醒来后,哇哇大哭一场,沮丧不已。艾老师赶紧用“塞翁失马”的故事安慰她,这也许让刘丽娟又想起了“亡羊补牢”的道理,默默把宿舍附近警察的电话号码放在了紧急联络人里。真是不巧不成书,不知是在刘丽娟宿舍尝到了甜头,还是这位“阿里巴巴”先生没学过汉语,居然不知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道理,竟然又偷上门来!当那只有十几岁的小偷再次光临时,被将近1米8的刘丽娟逮了个正着,她赶紧拨打了紧急联络人里的报警电话。由于两次偷窃时间间隔短,刘丽娟的大部分财物都被追了回来。失而复得,刘丽娟又恢复了神采,只是这次变得低调多了,而且牢牢记住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艾老师也不禁感慨,这个刘丽娟,真是福大命大。
异国他乡,精彩的故事丰富着生活,充实的日子却荏苒而过。艾老师终于要回家了,在中国老师送别的队伍里,高高壮壮的刘丽娟背着艾老师临别之际送给她的书包,从来都在欢笑的眼睛终于流下不舍得泪水,她目送艾老师走进登机大厅,在喀土穆40多度的太阳下,哭得像个孩子,久久不愿离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