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己的文字
自我读书观与读书经历

自我读书观与读书经历

作者: 木小桃子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8-10 12:14 被阅读3次

        在我的生活观里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理念,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而物质也是缺一不可。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发现了一个可能放之皆准的问题。既是:大量耗费金钱的地方不外乎教育,医疗,娱乐。

    读书私以为有以下几点无聊的打发

有意义的工具

闲时的谈资

娱乐的方式

知识的获取

等…

    不管以何种目的而读书,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时间才是唯一宝贵而不可再生的.浪费时间可耻吗?

这也不是一个是非题,而是一个多项选择题.

有的人为了升职加薪而读书

有的人为了明智而读书

有的人为了无聊而读书

有的人为了观察世界而读书

有的人为了改变自己而读书

       而另一些人

为了更好的欺骗他人而读书

为了设局策划而读书

为了了知人性而读书

为了控制他人而读书

为了高人一等而读书

       我们无法评价个人读书对目的的追求,就像一本哈姆雷特各有各的解读,各有各的想法.书有时候能改变一个人而大多数时候只是把本性加深而已.

       犹如一部金瓶梅不同的阅读所看到的也不一样

.有的人看到了如何阿谀奉承,步步高升.

有的人看到了如何迫害设计

有的人看到了善恶本质

有的人看到了如何获得女人心

有的人看到了警示

有的人看到了希望

有的人看到了社会万象

有的人看到了全部

       在整个读书生涯里也有不同的变化,仅以个人经历予以浅薄表述.

在儿童时期没有看过连环画,仅以各种卡片为阅读素材.其实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卡片上有战斗力,战斗英雄,战斗怪物.那个时期是很单纯的收集卡片喜欢看各种英雄各种怪物的战斗力,天赋,战斗方式.

       可是现在看来各种卡片是不是也代表了某种生活,有的英雄战斗力很高.可以说拥有了就是王者,君临天下.而有的卡片怪物的战斗力低而且不能跟其它怪物卡片融合.大多数抽到了都会丢掉.因为没用。

       可以是在无意之间把怪物和英雄放在一起,好像两张卡片可以融合一样~

       第二个阶段则是在初中的年代,在那个承受校园霸凌与侮辱的时间段。更多的则是一种逃避,逃避现实的社会,逃避现实的遭遇,逃避对现实的无可奈何,逃避看不到希望,逃避社交,也许整个过程沉浸在黑暗与绝望当中,产生的共鸣与追求也就更强。

       而在那个阶段也是青春萌发与心灵最脆弱的时间段。

当读到 饶雪漫《沙漏》 承受的一切不幸也就不那么不幸了,进而去读了她的《左耳》感觉那时也很愉快。

       随着霸凌的结束,看的方向也就改变了。《灌篮高手》的兴起让我喜欢上了漫画,因前期的霸凌老师对待我也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只有更惨没有最惨。位置也在了篮球位置上无关紧要的最后替补。在最后的角落里看起了漫画《银魂》《浪客剑心》《乱马》热血的漫画总是能激起单纯的少年变得热血。

       漫画阶段的结束正式小说盛行的时候,特别是带有色彩的小说。回想那个时候所读的书也只能回忆起《弄花香满衣》《佛本是道》可能是对性的懵懂与渴望,那个时候也许能在这类书上找到寄托。

       再后来的高中阶段,基础不好高层不稳。已经没有学习动力。这种无奈怎么表述呢?

就像是对老师与学习的抗争。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古人诚我不欺。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个事儿.

在某一个时刻,上帝总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户。结束每天睡觉的时刻。记得那段时间,是鸡汤最盛行的年代。告诉你如何成功你必须成功 演讲讲的台下老泪纵横。也是那个时候看了一些现在自以不那么重要的书籍如《六定思维帽》《如何思考》《思维的不同性质》诸如此类

       另一个阶段则是对技术的追求– 工具书

这个阶段最容易解释,各种问题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只需要辨别即可。什么查询手册,快捷方式,什么指南。这种书的作用及其简单也极其困难。它的唯一目的就是提升你的技能。我在想这也是为什么匠人比较的快乐原因,单纯的技艺发挥到极致。不是因为技艺卓越而快乐,可能是因为这个过程就极其单纯。一颗心一件事 一辈子!

       在后来则是越来越成体系与杂乱,这个阶段则是来自一句话的引导.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清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所有人学,皆成性格”– 培根

       这个时候有《如何阅读一本书》《奇特的一生》《沉思录》《穷查理宝典》《富兰克林自传》《金刚经》《圣经》《我不是潘金莲》等。也不是一页一页的全都看完,有些是全部有些则是几页 几十页。

       总的来说这些关键词充斥着读书生涯:逃避打发时间 装逼 明智 有所求 解决问题 以致于现在的随性

总结的话,读书就像爱一个人。不在于睡了多少,而是真正爱过一个人之后,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被爱,每个女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而每本书也是一样~

相关文章

  • 自我读书观与读书经历

    在我的生活观里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理念,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而物质也是缺一不可。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发现了一个可能放之皆准的...

  • 打造“读书分享空间”

    今年以来在单位推行“读书群”,建立了“自我成长读书群、“自我成长与亲密关系读书群”、“自我成长与亲子关系读书群”已...

  • 《2020年五月.书单.阅读分享》--复盘

    01 ——读书.观影—— 读书5本:《中国最美的散文》、 《谈读书》、 《胡适谈读书与做人》、 《日日是好日:茶道...

  • 怎样知道自己的三观

    多读书 多经历 多旅游 交往三观正的朋友 -

  • 读书与经历

    最近手上读着汪曾祺的《人生如逆旅》颇有些感触。首先是这题目有着深意,苏轼在《临江仙·送钱穆父》中写道:人生如...

  • 读懂十句话,胜读10年书

    读书与经历向来是相辅相成的。用读书的眼睛看生活,用生活的经历去读书。有时真实的经历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读书的不足。...

  • 《2020年八月.书单.阅读分享》--复盘

    01 ——读书.观影—— 读书10本:《旅行与读书》、 《舍得,舍不得》、 《茨维塔耶娃诗集》、 《在唐诗里...

  • 沉醉书香 阅读致远

    读书是充实,读书是体味文化,读书是回顾历史,读书是精神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

  • 《2021年八月.书单.阅读分享》--复盘

    01 ——读书.观影—— 读书19本:《秋叶特训营.写作7堂课》、 《人生护城河》、《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 人到中年为什么要读点书

    今天,我要说的读书,不是指学生在学校考试的读书,而是指全民阅读的读书。喜欢读书与不爱读书的人,他的价值观,他的思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读书观与读书经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sl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