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曲玮玮写的文章里提到的这条微博,把当代成年人的发泄方式总结成四个步骤:换头像-删朋友圈-换封面-改签名,简单易行还没有后顾之忧。(PS:对比之下,除了二其他仨我都干过!)
摔手机太贵舍不得,摔盘子摔碗收拾又很麻烦,骂了人冷静之后还要去道歉,想想只有这种暗戳戳地表达自己不爽,不伤及旁人才是最优解。实际上,生活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采取这种”环保式生气“。要知道90后都是很懒的,比起发泄后收拾残局,不如一个人安安静静生闷气。
当代成年人的情绪发泄往往先从社交平台开始。实际上"换头像-删朋友圈-换封面-改签名"这些个步骤中都希望着有人能懂自己发出的信号:我没有情绪就等于很有情绪,建议你们快来哄我。除了社交平台的展示,当代成年人发泄情绪时最喜欢折腾自己。一定要看最悲伤的电影,和自己伤心原因一样的那种。也听歌,网易云的悲伤歌单、失恋歌单、抑郁歌单就是在这时候派上用场。
当代成年人的成长路径也异曲同工,就是越年长越要学会克制。克制情绪,克制喜欢,克制欲望。有时候生气发泄反而成了他们唯一拥有自我的时刻。当代成年人的发泄,是在不多麻烦别人的情况下,把任性还给自己。像曾轶可的一句歌词“大人总喜欢把任性都没收”。成年人们都学会默默消化情绪,比起撕开伤口呼朋引伴获取同情,那些察觉到我们释放出的微弱信号,主动伸手拉一把的人所给的安慰才是真的有效又珍贵。
我们有些成年人确实是别扭,不开心不直接说,非要费劲拐着弯暗示。对此,你怎么看呢?你是否也是别扭的成年人中之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