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鲁迅:鲁迅的另一面

作者: 金汐月 | 来源:发表于2021-10-07 19:01 被阅读0次

    假期B市连续阴雨天,适(被)合(迫)居家读书。

    今年适逢鲁迅诞辰140周年,看了一堆推送,重新阅读了鲁迅的作品,连带着了解了当时的环境。

    如果说一个上学时代最耳熟能详的名字,那必然是鲁迅。当时我们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记住他的头衔,还用了“文思革”(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个简称。不止如此,1881到1936的生卒年份也是烂熟于心,没有其他人有如此待遇了。

    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知道多少关于鲁迅的事情,只知道前几年把鲁迅删除教科书的呼声很高,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鲁迅也被“表情包”化,“我没说过”等等表情包层出不穷。

    在教科书里,鲁迅“弃医从文”,似乎注定就有文学家的使命。实际上,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经历了生活的毒打和各种机缘巧合才一步步成为大先生。

    不提鲁迅的文学成就和文本分析,仅从其他角度探讨鲁迅为什么能成为鲁迅。

    01 外语

    一百多年前的鲁迅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家道中落,因为没钱读书,而只能去不要学费还给生活费的新式学堂,再由这个学堂去日本留学。

    父亲被巫医所误,年轻的鲁迅对中医深恶痛绝。年轻的时候人们总是更激进,鲁迅也不例外,中年之后他对待中医的态度有所缓和,在给妻子许广平的信中也肯定了中医的效果。

    然而十几岁的鲁迅看到巫医用各种奇怪的“药引子”和昂贵的诊费掏空了家里,心里想的就是学医。在东京,他不喜欢那些来“镀金”的清朝留学生,他是要真的学习的,于是去了仙台,那里只有他一个中国学生。

    可以想见在异国他乡日语不是很好的留学生,还是医学这种对语言要求很高的专业,会有怎样的遭遇。

    这段经历在《藤野先生》以及后来藤野先生写的回忆文章里都有记录,即使生活困苦语言不通,他依旧在一百多名学生中排名中游。

    鲁迅对此很谦虚,但有过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成绩是很难的,从这里看出,如果鲁迅坚持学医,也会是一个好医生。

    鲁迅从18岁到28岁都在日本,精通日语,据日本的汉学家回忆,和鲁迅对话感觉不到他是个外国人。

    鲁迅的德语也很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就用了德语。当然,鲁迅的德语没有日语好,说起来比较困难,但阅读不成问题。他喜欢尼采,读的尼采的原著。

    鲁迅对俄国文学感兴趣,为此还特意学了俄语,后来翻译俄国小说,去世之前还在校对自己翻译的《死魂灵》。

    虽然鲁迅自谦“于英文漠不相识”,但实际上他的英语也是很好的,日常应用完全没有问题,还指出自己《阿Q正传》英文版的错误。

    提到语言背景并不是吹捧鲁迅的语言天赋(会这些语言的确有天赋),而是说与同时期的文人相比,这些“技能”让鲁迅能够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知晓西方文化的弊端,在他26岁的论文里就能看到他对西方文化物质主义弊病的认知到了惊人的程度。

    而且,他喜欢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思想性”作家,也对他作品的“思想性”产生了影响。

    02 国学

    鲁迅的国学功底也是相当深厚。从小私塾读书,后来跟国学大师章太炎学习。他的研究功底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可见一斑。

    正因如此,才能在新文化运动中脱颖而出。

    当时的文章都是古文写成,文言文是报纸上的唯一语言,就算提倡白话文,但论文本身也是用文言文写就的。

    本来鲁迅在这场论战中并不是主力,只是“敲边鼓”,但他这个“边鼓”声声击中要害。

    鲁迅并没有正面写作支持或者反对白话文的论文,但却指出那些复古派的古文错误,末了还不忘揶揄他们:“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就是这种东西居然也会有发表的勇气。”

    这就是“在你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打败你”。

    如果两个人争论人类应该吃A还是B食物,提倡B食物的人一方面要指出A食物的缺点和B食物的优点,另一方面还要能够做出B食物,才让人相信吃B食物的可行性。

    同样,提倡白话文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当时所有的文学成果都是古文写作的,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唐诗宋词,根本就没有白话文成果。

    在这种条件下,鲁迅写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上学的时候总过于看中这篇小说的时间意义上的“历史地位”,倘若去掉这第一篇,从纯文学性角度来说,这篇小说也是最好的现代中国小说之一。

    (本来分析了这篇小说,碍于篇幅,暂且删除,以后单独探讨。)

    总之,鲁迅的文学成就是建立在他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广博的国际视野基础上的,前者让他能更深入了解民族性,给中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者能让他跳出封建社会的局限性而具有现代视角,甚至更超前地看到了现代性的弊端。

    03 逻辑

    鲁迅“以笔为刀”,他的杂文不逊于小说,犀利透彻又不失幽默。这不只需要文字功底和现代性视野,还有很好的逻辑。

    网络“杠精”的产生就在于缺乏逻辑,犯了很多逻辑错误而不自知。鲁迅一百多年前就遭遇过“杠精”。

    在《论辩的魂灵》一文中,鲁迅就总结了他的论敌们的“诡辩”规则。

    “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吗?为什么不到外国去?可惜外国人看不起你。”

    “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

    “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所谓“诡辩”就是逻辑有问题,如“偷换概念”“合成谬误”“非黑即白”等逻辑问题。鲁迅的论战文字犀利透彻,离不开他逻辑的严谨,他能一下子指出对方逻辑的漏洞,有时候会用对方的逻辑反讽,就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有逻辑就是所谓“讲理”。

    即便没有逻辑知识,但思路清晰的人也能感觉到“杠精”的“胡搅蛮缠”。

    例如:必须好好学习,不然就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

    这句话也许在经验层面有正确性,但在逻辑层面就犯了“滑坡谬误”:没有正面论证A,而是设置了一个假想的A的结果B,通过说明B不可取来论证A的正确性。

    基础教育中缺乏逻辑课,不能不说是教育的缺陷。

    有人拿鲁迅没有长篇小说来攻击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实际上鲁迅构思了一部长篇小说,《杨贵妃》,还写了大纲,只是因为忙于论战而没有写成,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文坛的遗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鲁迅:鲁迅的另一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ui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