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2名在校学生为吸引眼球,增加自己在网络直播平台的“粉丝数”,竟然对楚雄市区彝海公园新建的景观长廊照明灯进行破坏,并对该损毁行为进行网络直播。3月21日,直播画面中,一名身着红色衣服的年轻男子手持一块大石头,对着照明灯猛的砸了下去。市公安局得知情况后,于次日上午将2名涉案嫌疑人杨某某及何某某抓获。(中国经济网3月28日)
当“网红”既出名又挣钱,何乐而不为呢,一些人热衷于当网红,这本身没什么对错可言。这类事可以是纯粹的个人爱好,当然,如果“红途”顺利的话,也可以当成自己的职业,说不定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包装公司的星探就会找到自己,然后再在某个肥皂剧中安排个滑腻腻的奶油角色,自己就算步入“星途”了,而一旦脚下的点正,一不小心又会成为受人热捧的小鲜肉,人到了那个份上,就像风口上的什么,想停都停不下来,名与利滚滚而来,那是正常中的稀松平常。
君不见,现在的网红已经成了一道无所不在的“疯景线”。说它无所不在,是因为打开网络的那一瞬间,铺天盖地的小红人上窜下跳,基本上就是一片片跳动的网上牛皮癣,想打跑他们,没那么容易,想撕掉他们没成功过,软件实在无能为力,手动已没有任何信心。说他们是一道“疯景线”,那是因为,他们抹出的颜色实在太多,现有的光谱已无法囊括,眼前乱七八糟,犹如群魔乱舞,除了颜值还说得过去,颜色实在是不着调,处处泛着无厘头的黄,从直播宽衣解带,到直播厕所大小溺。
然而,喜欢看这样直播的人并不少,这些所谓的VIP观众,手头不差钱,动辄就给打个大赏,据新闻报道,有的人一月打过几万的赏,而那些扔小钱的更是不计其数,在这样的互动场景中,屏里屏外都像中了邪的疯子,屏里的人挣钱越来越容易,屏外的人越来越不把钱当钱,就像撒纸一样。实话实说,当网红并不是错,那是一个人的权利,谁都不能剥夺;而给他们打赏的人更是没什么错,那不但是一个人花钱的权利,而且还是一种追求无聊的自由,从权利上说,他们都无可厚非。
但是,有权利未必等于有文化,有金钱未必等于有自尊。当一个人为了当网红,而不惜将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时候,那这个人也就等于没有了人的骨髓;当一个人为了得到打赏而做出各种为人所不齿的行为时,其实他也就没有了精神的自我。君子爱财,但应当取之有道,君子爱名,但应当洁身自好,而年轻人想当网红,那更应当有文化底蕴,网红的门槛并不高,有个智能手机即可,但一些想当网红的人,智商却不一定比手机高,他们认为,网红无外乎就是个曝光率,因而也就成了智能手机的奴隶,而花钱的粉丝也就成了奴隶的奴隶。
在网络时代,当然可以有网红,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红也是时代的颜值,但是,仅有颜值而无底蕴,那便成了一种粗俗的化妆,时代的试纸一定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抹去这样的妆扮。任何人都有当网红的权利,但网络红人的本质在于文化的使然,如果自身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根本不用挖空心思,他自然在人们心里就是红的;而如果没有文化底蕴,他自己愣要红起来,那也可能瞬时做到,不过,那一定是个短线木偶。
楚雄市2名在校学生为吸引眼球,增加自己在网络直播平台的“粉丝数”,竟然对楚雄市区彝海公园新建的景观长廊照明灯进行破坏,并对该损毁行为进行网络直播。这不仅是对法制戏谑的直播,也是一种中毒的心态和走火入魔的表现,更是价值观的跑偏,但其中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网络世界里的文化贬值。在网络中,一些有文化的作品既不叫好,也不叫卖,这使得好作品无法在市场中健康成长,而相反,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却叫好又叫赏。
这不仅表现在网络直播上,更表现在某些电视综艺节目上,在一些冠以各种噱头的综艺节目中,从头到尾都是小鲜肉们干瘪离奇且虚张声势的表演,但收视率却居高不下,这让人找不到文化价值的归宿。因此,如果将楚雄市2名在校学生的破坏性直播放在这背景下,那也就是一种潜意识中的模仿行为了。从电视的某些综艺节目,到目前火曝的网络直播,看上去貌似很火,但那都是无薪柴的虚火;在内容含盖面上看,似乎也什么都不缺,但唯独缺少的就是文化的钙。对于诸如楚雄市2名在校学生那样的准网红,以及那些正在撕裂底线的综艺节目,一定要给予依法治理,但是,那只是治标。因此,在强力打击的同时,还应当在全社会树立起文化价值观这杆大旗,让网红这样的时代颜值,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正能量,并在正能量的涌动中,催生出更多货真价实的文化网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