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筱轩私塾 筱轩私塾
前段时间,因工作进入离市区2小时车程的乡村住了几天,南方乡村的公路估计不少人走过,基本是沿着一座山转,螺旋形上山,再螺旋形下山,绕完之后山脚就到了,同行的同事下车基本都蔫儿了;
但当地的空气确实好,自种的蔬菜家养的肉食吃起来特别香,说起来算是山好水好;田地间劳作的人民,路边随处可见的牌架,节奏超级慢的生活,颇有一番养老的心境;我这种一年到头都不想上班的人颇是羡慕;
除了晕着来,当时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感受,直到回程路上,看到了好几处类似15%的中国里提到的高山峡谷式贫困。
(星球研究所版本)
(现实版本,拍摄于山路中,白点部分是房屋)
山区只有偶尔来体验下,会觉得山好水好空气好,但是你不会愿意生长或长期生活在这里,出门一趟太难,最近的市集也差不多1小时的车程,村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全是老人和孩子,当地人依然停留在养儿防老,女儿是别人家的;出门打工挣大钱的思想教育着下一代的孩子,不得不说这里的生态给人一种绝望的心态;
断层世界
最近的所见所闻,个人有些承受不住,有些心灰意冷,认识到我们的世界是断层的,黄教官的文章012 | 在隔壁的中国,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了有提到,我们都不愿意去看去了解那些不美好的事情,信息隔绝的时代,目前生活的热点是“消费升级”,但不看不了解不代表不存在,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隔壁的中国的孩子走出大山,来到繁华的城市中,寻找出路;各层世界的人们聚集在城市里,天国关心的稳定便是大问题;
注意力断层
群众都爱吃瓜看戏,却不料一回头,发现自己才是戏中人。很少有人有这个心理建设,所以基本都要抓狂。
自我标榜着“良心”的记者,为了实现他们认为的正义,将自己早已预设好的立场、观点,巧妙地埋入字里行间,对你的思绪进行引导。
不同于大多数人的观感,其实新闻报道,很可能是完全“不靠谱”的!
它写出来的目的,不是澄清事实,还原真相。而是“骂街和挑事”,是为了打击对方阵营,而丢过去的一块沉甸甸,红通通,硬邦邦的砖头—桃军师
大众喜欢看王思聪的女友八卦,却鲜有人提他回答政治经济问题时,见解独到,思维逻辑清晰;
为什么,底层人民需要的是精神安抚,媒体便是提供精神鸦片的地方,让你释放一天辛苦劳作后无处安放的内心;
底层考虑翻身逆袭,中产模仿上层,却永远不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所谓攻心为上,我们都被填塞着各种信息,犹如提线木偶而茫然不知。
网络的时代,可以让你直接看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但你基本是体会不到互相之间的思维差距;但是外表可见的吃穿用是可见的,我们沉醉着消费幻术中无法自拔,却忘了真正的竞争和战场!
生命无时无刻不处在生存的竞争之中,所有温情脉脉的装饰下面都藏着那个无法回避的终极命题:生存还是死亡!你可以回避竞争,但无法回避死亡。物竞天择的源动力来自基因对能量的无限需求——基因需要不断的进化,所有载体都不过是它进化路上的工具—桃军师
思维教育断层
我们的社会,弱者是全方位的弱;
乡村家长在考虑把孩子送出大山,让孩子上学找一份工作扎根在城市;中层在考虑如何让孩子有兴趣的学习,让孩子落根于北上广;北上广的中层在考虑移民,让孩子出国留学;上层在考虑家族延续,富贵长存;赵家人在考虑长治久安,强强联合。
底层教育在考虑努力上大学,文凭至上;中层在考虑学位房、精英教育、出国留学,大学文凭是底线;上层办私塾,请专人教学、国际学校,一言一行从小就有教导;言行举止如红楼梦里王熙凤第一次评价黛玉妹妹的“这通身的气派”,言行举止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要知道兵器出现之前的战争是一群贵族比礼仪,比谁的礼仪最正统;
最近在看水库2019:欧神每日的朋友圈,文章读来并不轻松,切实感受到我们国家教育出来的文凭,除了可以算一道门槛,其实什么都没教;更多的教育在于家庭环境的言传身教,可是有家学渊源的人太少,三代方出贵族,因为wg的影响我们国家的富三代差不多刚出生或还没出生的状态;
真正有贵族的国家要看韩国,韩剧里底层人民的各种无奈和悲伤、阶层隔离处处可见;而我国还处于大部分人的教育基本靠个人,想到这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至少我们的国家靠个人教育还有机会!
想摆脱被追逐的命运,就得早做准备—冰临神下《拔魔》
一个人的境遇和际遇,绝大部分是由他三年前的“举动”所决定的,昔日有什么因,今日就有什么果—觉悟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