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收拾书房,翻出了女儿小学时的毕业留言本,45名同学,有21个孩子留言里都提到了:我的愿望是长大了赚很多钱,我希望长大嫁个有钱人,祝你以后能赚很多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出自12岁孩子的笔下的愿望与祝福!孩子的话很真实,看看自己,瞧瞧身边,谁不希望自己能有更多钱?
对“钱”的字解析最新奇精炼的,当属唐朝名臣张说的《钱本草》一书。唐玄宗时张说曾任中书令,他擅长文辞,时有“大手笔”之称。他曾经以钱喻药,诊治时弊,原文如下: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戎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任何时候没钱都是万万不能的,当年洪武皇帝还是乞丐时,大雪天饿倒在庙门前,碰巧开门的老和尚用戏称为“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剩饭救活了他。若是老和尚也穷得一无所有,“纵使好善圣贤心,也是空手难施德行”。那么推翻元朝统治的就该是别人而不是朱元璋了。可见虽然是乞讨来的只值几文钱的残羹剩菜,也能立即解救人于冻馁的困厄中。
“钱”这个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货币形式从古代的刀币到金子、银子、交子、铜板、银票、金圆券、人民币,再到互联网无纸币形式的支付宝、刷脸,每种形态的变化都是时代进步的象征。
多年前神龙小学老师过来交流时说他们学校的孩子不认识钱,我们还觉得怎可能?慢慢地我们学校的孩子学习这个知识的时候,难度也越来越大了。因为现在几乎没人敢让孩子像我们小时候那样,随时拿着几毛钱去村口小卖部打个酱油买包盐,顺带蹭着买点自己喜欢的糖果零食。
孩子们缺乏独立花现金的机会,即使购物也是去超市大采购,不是大票直接找零就是支付宝直接滴了,菜场的大爷大妈,早餐商户全是清一色扫码支付。
支付宝让小偷失业,让乞讨升级,也让麻麻们发愁,上学期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可愁坏了一年级家长们,麻麻们纷纷发圈说“着急家里没有钱!”还引来了报社记者对我的采访,希望了解我们一线老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怎么解决?儿童人民银行的学具纸币啊!全家齐动员各种家庭购物游戏,真钱假钱都来凑。今天购物,明天换钱,模拟现金使用场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使大部分孩子过关了。





以后钱这东西,在人们脑海里和账户上,可能只有数据变化,不再有纸质实物载体。和毛笔书法类似,以前是古代人的主要书写工具,如今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