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姐(连载四)

作者: 一念清宁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03:27 被阅读0次

    四、 引黄工程(题外篇 )

    在《我三姐》——“英雄梦想”篇里,讲述了三姐为了保护生产队的实验田,奋不顾身跳进水闸口堵窟窿的事迹,文中提到了“黄渠”。此篇专门介绍会宁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一项水利工程——靖会提灌工程。

    家乡人民把它简称为“黄渠”,因为水渠里的水是从靖远黄河提灌而来的。会宁县地势比靖远县高,黄河水不能自然流淌到会宁,必须修水渠建泵房,把黄河水一级一级提灌上来。黄渠水流经百里,最后到达会宁县河畔镇的峡门村。

    黄渠的修建,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场大旱。

    1971年,整个定西地区遭受特大旱灾,当时隶属定西地区的会宁县北部尤为严重。旱情从1970年冬到1971年秋持续了10个月之久,夏秋作物绝收,水窖涝池干涸,靖远以南会宁以北的十几万人饮水告急,百姓叫苦连天。

    面对严重的灾情,当时的会宁县委副书记王君党忧心如焚,急忙将灾情通过县委向省委做了汇报。省委在通过考察之后,马上作出了“以工代赈,生产自救,兴建靖会工程”的决定。

    王君党主动请缨任靖会电力提灌工程总指挥,在全县动员组织了2.5万名民工,从黄河岸到家乡峡门口数百里的工地上安营扎寨,排兵布阵。

    记得当时我家里也住了几个民工。每到饭点,他们就一人端一个大缸子(饭盆),缸子里面要么是烩洋芋片,要么是煮大白菜,零星有些肉片,主食是大馒头。几个人蹲在地上,有说有笑,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

    我大姐也参加了引黄工程,她所在的工程队就驻扎在峡门。那时候因为大旱,家家户户都缺口粮,但是引黄工程的民工可以吃饱,以保证工程建设。大姐每次回家都会带几块玉米面发糕,给弟弟妹妹们改善一下生活。

    当时国家给靖会电力提灌工程只投资了4000万,没有任何机械设施,施工全靠人力。数万名民工,仅仅靠一把把铁锹和一辆辆架子车,手推肩扛,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谈何容易?

    然而,引黄工程让这些被旱灾逼到濒临绝境的人看到了希望,他们不怕困难,“挥锨舞镐牵黄龙”,下定决心要为自己,为子孙后代杀出一条生路来。数万人戮力同心,不畏严寒酷暑,逢山开渠,遇沟架槽,为了让家乡早日摆脱干旱缺水的困扰,连续大干了400天,直接将总干渠土方工程全部完成。至1973年春节,总干十个泵站相继建成。

    1973年10月25日,当混浊的黄河水,终于从小河南岸粗大的管道里汹涌地流出时,家乡的人们一片欢呼,奔走相告,上了年纪的老人,双手捧起倒流百里而来的河水,热泪盈眶。

    从此,家乡人民彻底摆脱了几百年来一直干旱缺水的困境,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自从有了水的灌溉,人们才彻底地告别饥饿,家家户户日渐过上了好日子。如今会宁凡是灌区,皆绿树成荫,瓜果飘香。

    饮水思源。靖会提灌工程渠沿线的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书记王君党。他急百姓之急,忧百姓之忧,是人民的好公仆。他的功绩必将载入史册。

    引黄工程,更离不开两万多民工的日夜奋战。他们手推肩扛,开展劳动竞赛,那种乐观的精神,壮观的施工场面,每每回想起来,都会心生感慨,满怀感动和感激。是普通的劳动者创造了奇迹。

    家乡人民及其子孙后代,一定不会忘记引黄工程的功臣们——王君党书记和两万五千多名民工。

    靖会电灌工程,不仅创造了人类史上改造自然的伟大奇迹,同时也谱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会宁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本文的资料部分参考了搜狐网《致敬,会宁这位老县委书记!》一文,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封面图是靖远段黄渠,由本人拍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三姐(连载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vj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