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心理学、非心理学与伪心理学
心理本质是一种主观体验,而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心理学的科学性正是建立在客观的、可证实的证据基础之上,是一门研究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科学。内容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心理过程)和注意、意识(心理状态),以及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
心理学有别于精神病学。精神病学属于医学专业而非心理学的一部分,精神病学家接受过治疗心理及行为问题的专业训练,具有行医、开具处方执照,倾向于治疗较严重心理障碍,从医学角度把病人看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学涉及范围更广,包含人类所有行为与心理过程,从脑功能到社会互动,从心理健康到心理障碍,通常不具备开药资格,从心理学角度把人们看成需要帮助的来访者。
从研究内容看,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各门科学、艺术、人文社会学等等,都是人类心理的衍生品,所以都可以说被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所包涵覆盖。实际情况心理学分为三个主要分支或类别:实验心理学、心理学教学、应用心理学。
认知是人类认识自己、认识自身所处环境的一种基本主要能力。所有科学,包括以认识世界物质组成及组成规则为主的物理学,是在人类认知能力范围内完成的。人类心理对客观世界的主观体验,一部分石头里雕大卫一样,越来越清晰明确,一步步成为可证伪的科学。某个层面可以说,科学也只是心理可实践内容的一部分。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人类认知条件下,根本没有所谓客观,一切都建立在我们人类自己感知后的“定义”之上,“我们要想观察实相而不改变实相是不可能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在研究自然界的时候,自然界就是在研究自己”。
所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包括科学研究,不会超过人类的认知能力。人类视野下的“科学”,也只是人类心理功能的产物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认识、探索世界宇宙过程中的附属品。
我们常说的“客观”,只是人类视野条件下的“客观”而已。能被认知呈现出来的只是体验内容的冰山一角,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与对内在自身的认识是同步的,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体验内容到底有多浩瀚,至今为止,人类自身并不能全部明晰,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宗教、超灵,以及占星术、笔迹学、算命、域下信息等伪心理学依然能正正当当、底气十足地存在的原因——当基于事实的真相不存在时,基于想象的幻觉就会产生。
伪心理学的不恰当应用会带来极大危害,比如书上举例的“额叶切除术”。日常生活、学习知识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批判性思维,来提高自己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
批判性思维包括(1)观点的来源是什么:提出主张者是否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可以通过上网查看相关人的证明文件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地位、查看发布言论来源是否会因此获益等方法参考判断。(2)观点是合理的还是极端的:对被吹嘘为“突破”或“革命”的事物要保持怀疑态度,与被广泛认可的知识相冲突的主张应引起警觉,另外复杂的问题几乎不可能用简单方法解决。(3)证据是什么:警惕轶事证据或具有惊人效果的证词,无论多有说服力都不是科学证据,推断适合少数人的事物一定适合所有人是有风险甚至危险的。(4)结论是否会被偏差污染:包括情感偏差——比如源于对犯罪的恐惧而倾向于对犯罪行为实施严惩;证实偏差——所有人都倾向于记住能够证实自己信念的事件而忽视或忘记相反证据。(5)推理过程是否避免了常见的谬误:比如用常识代替科学证据。(6)问题是否需要多元化视角:多面向的问题需要更复杂的解决方法。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哲学独立出来,短短不过百年多时间,相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真是连眨眼间都算不上。所以说,心理学研究任重道远,会有更加丰富精彩的未来。
2、心理学研究6大主要视角
本书分别从6个视角阐述了影响决定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相关研究:
(1)现代生物学视角:身体与心理分离,哲学家笛卡尔“感觉与行为都是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为本视角提供基础,主要包括神经科学与进化心理学两个分支变体。
(2)现代认知视角:科学心理学创立,强调对意识体验元素的内省,包括以冯特、铁钦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与以詹姆斯为代表的机能主义。
(3)行为主义视角:关注可观察的行为,特别关注人们的行为如何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能让我们更详细地了解环境尤其是奖励惩罚对行为的影响,提出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的有效策略。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4)全人视角:包括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罗杰斯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古希腊的特质与气质心理学。
(5)发展视角:源自天性与教养的改变,代表人物皮亚杰。
美国心理学家卡巴尼斯在《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里提出:养育是可以改变基因表达的,比如说两个人同样都有一个精神病的遗传基因,但是不同的养育有可能这个基因它的表达或者不表达会在养育的过程里被改变……养育本身就会导致不同的基因表达,我们要去承认基因的存在,承认这些天生气质的存在,也要去更加重视后天的养育,去了解那些养育到底是什么样子。
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让我们了解人际关系有代际传承倾向,如果母亲与孩子没有建立良好关系,孩子长大成人为人父母后会和自己的孩子延续这种不良关系模式。但有研究证明,那些具有良好反思能力的父母,能在反思中修正自己、改变自己对孩子的养育模式,就能打破代际传承(原生家庭)的魔咒。
可以说人的心理特质有好多个面向,不同的养育方式可能会激发出不同面向,比如中国历史上主张“性恶论”的荀子就认为,人性善恶靠后天教养,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
还有主张“有善有恶论”的世硕,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
(6)社会文化视角:环境背景中的个体,强调情景(社会、文化)力量对行为的有力影响,勒温的行为公式B=F (PE),一个人的行为是其人格或个性与其当时所处情景或环境的函数,很好地呈现了这一理念。
心理学是对心理过程及行为的解释学,各种解释并不是为了证明某种行为与心理过程的正当性必然性,而是为克服问题行为提供线索,或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6个视角灵活应用。
3、心理学家如何发展新知识
心理学家采用科学的实证方法检验自己的观点,一个好的理论具有俩吸引人的属性:解释事实的效力和经得起检验的能力。
科学方法4步骤:(1)提出假设(2)收集客观数据(3)分析结果(4)发表、评论喝重复检验结果。
心理学研究的5种类型:(1)实验(2)相关研究(3)问卷调查(4)自然观察(5)个案研究。
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差:情感偏差、期望偏差。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知情同意、欺骗、动物研究。
再讨论一下大力老师提出的问题——精神动力学、潜意识是科学无法证实的吗?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实践导论》一书做出说明:
神经科学致力于与情绪和行为相关的大脑研究,揭示了心理意义改变大脑的过程。神经-精神分析这一新学科的出现,为精神分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首先有没潜意识这回事?达马西(Damasio)有一个有趣的研究,他给脸盲症的病人展示人脸,这些人在意识层面上不能识别人脸。在实验中,呈现的人脸无论熟悉还是陌生,他们一概辨别不出来,但是熟悉的脸出来时,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皮肤传导反应,越亲近的人,皮肤传导反应越大,而面对陌生的人脸,则没有这样的反应。这表明大脑如果以前接受过某种刺激,它能够绕开意识,做出特定的反应。
不知道这算不算对潜意识的初级科学认定。
最后讨论一下心理咨询与心理疗愈。如果说心理咨询更强调用心理学理论知识技术解决精神痛苦,那它只是心理疗愈方法之一。我觉得在心理疗愈这个层面,不存在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区别,不违反法律伦理框架下,有效大于正确,所谓有效,最起码底线是不伤害。
人类心理是伴随人类诞生而诞生的,人有“人”的意识之时,也是人类心理诞生之时,精神痛苦同时产生,“心理安抚”也随之产生了。科学连影儿都没有的时候,人类已经开始为维护自身心理健康而进行的各种实践、尝试,最明显的,莫过于各个文明诞生最初都有的巫师文化。各种祭拜各种祈祷各种仪式,最起初功能都是精神安抚。可以说科学心理学出现之前,人类已经摸索出各种有效的精神安抚心理疗愈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