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津巴多读书作业(三)

津巴多读书作业(三)

作者: 阿呆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20-09-04 16:56 被阅读0次

远古时期,早在语言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用进化过程中越来越发达、敏锐的感觉器官与越来越精密复杂的大脑,对自然界各种信息进行感受、体验,探索、总结。

从色彩、图像,到音色、音律,相似的生理基础(视觉听觉器官)决定相同刺激会引起感觉器官类似反应过程。从群体、部落到后来的民族、国家,相对固定的生存环境和经历,让我们大脑对类似反应结果的解读形成了类似知觉模式。这些类似反应与类似模式既是我们人类共同体验域的基础,也是我们人类文化得以形成的基础。

自然界的光波与我们的视觉器官相遇让我们大脑产生了颜色、图像,对自然图像的模仿是原始绘画的基础。同样,音乐的创作灵感一定来源于自然界中那些能被听觉器官捕捉到,并引发人类共鸣的声音以及节律。所以我们公认音乐是人类共同的,可以跨越文化、语言、种族,同一段音乐能触发不同人类似的情绪。

对同一个事物,每个人因为感觉器官、大脑功能、成长背景的差异而有认知差异,通常来说是有同有异,正是在这种求同存异的过程中,我们的共同体验域和相似知觉模式让一代代人达成共识,形成我们文化的基础,大到全人类文化,小到圈子文化。

从生物学基础(天性)与后天学习(教养)两个因素我们明白对同一事物,不同人的认知有同有异。其中差异性让我们懂得即便同一事实或事物,每个人所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能接纳不同、接纳别人的基础。而相同性又能让我们做到感同身受,这是我们共情、理解他人的基础。

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无法直接体验客观世界,所有对客观世界的解读只能通过感觉器官的信息转译,把刺激信息转换为大脑能读懂的神经信号是所有感觉器官的主要功能。书上有句话说:我们对世界的感觉印象涉及对刺激的神经表征,而不是真实刺激本身。也就是说我们对世界的全部认识,只是我们的大脑对感觉器官接受刺激信息后换能成神经冲动信息的翻译与解读,而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这一点是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的——我们以为的,真的只是我们以为的而已!记住这点能让我们时时反省个体的自我中心和人类的集体自我中心。

受先天设置所限,我们的感觉器官只能接受它阈限范围内的各种刺激信息,这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范围,被局限在我们的感觉器官对各种刺激的感受能力、对自然世界纷繁复杂刺激信息的接受能力里。虽然一些科学仪器延伸拓展了我们接受信息的范围,比如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但最终还是要受限于感觉器官。换言之,在我们的感觉阈限之外,自然世界还有无数无数的信息,藏着人类所不能破解的秘密。

我们来看看一个刺激从作用于感觉器官,被感觉器官感受到,到我们做出一个反应,中间都发生了什么。

感觉器官接受到某个刺激后,把刺激信息转换成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神经系统传递至大脑后,并不是由大脑同一部位进行分析解读的,而是会被分配至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分别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我们对一个刺激做出某个反应,是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分工合作,大脑做出综合分析判断后的结果。

这个综合分析判断过程就是知觉过程,也是大脑对感觉进行解读、赋予意义的过程,而就在赋义过程中,客观世界与大脑认知完成转换分离,认知来源于客观世界而又非完美地如实再现世界。

知觉过程涉及两个互补的加工过程,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分析过程依赖于特征感受器所确定的刺激特征。比如视觉,传递至大脑的对同一事物的视觉信息,其实是兵分两路,被分配至辩识通路(负责物体色彩形状信息)与空间通路(负责确定物体位置),针对此物体不同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来知觉物体的。

同时视觉皮层将这些视觉信息与记忆、期望、动机、情感等相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终完成对一个物体的完整知觉。也就是说我们对一个物体的认识过程,其实受我们的目标、过去经历、知识、预期、记忆、动机和文化背景等复杂因素影响。这是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

至于这个超级复杂的知觉过程大脑是如何具体运作的,我们不得而知,是知觉心理学最神秘的难解之谜,心理学家把这个谜题叫做捆绑问题。可见在生物学层面,我们人类认识自身的路还长得很。

相似的感觉过程和相似的生存背景决定了大部分人会基于类似的方式进行知觉,也就是说我们存在着基础的知觉原则。其中有两个理论,分别从天性与教养两个维度,互相补充地解释了知觉基础模式——格式塔理论和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其中格式塔理论强调大脑先天结构是如何影响我们将刺激信息解释为有意义知觉的,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则强调后天学习,包括预期、背景和文化力量对知觉的作用。

格式塔理论认为,知觉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式的基本要素,是天生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这些模式有图形—背景和封闭性。

图形—背景模式中,图形是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模式,除图形以外都是背景。意思是在知觉过程中,受注意力的影响我们的知觉会将看到的完整场景分出主次,有被凸显的有被忽略的。封闭性模式则让我们具备把不完整的脑补为完整的能力,意思是即便在物体某部分有所缺失的情况下,我们天生具有将部分刺激知觉为完整、平衡的倾向——大脑的这种能力又涉及到捆绑问题之谜题,如何运作的我们不得而知。

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认为知觉过程受背景和预期以及知觉定式的影响。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除了事物本身的物理特征外,还受事物所处背景及我们的预期的影响。比如在厨房,放在碗里颗粒均匀的沙子可能被我们知觉成某种食物。而知觉定式与预期紧密相连,在知觉定式影响下,我们更容易注意到特定的刺激信息并对其做出反应,知觉定式能让我们在特定背景下对特定刺激提高警觉,比如妈妈对婴儿哭声的知觉。

每时每刻每分每秒,特别在意识清醒状态下,自然世界作用于我们各个感觉器官的各种刺激亿亿万万数不胜数,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只对部分信息进行解读并做出解释呢?

这一方面跟我们感觉器官的感觉阈限有关,我们所能接受的信息范围受阈限限制,这种先天设置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是无法改变的。

另一个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知觉对感觉赋义过程有关。其中“注意”这种心理能力承担着重要角色。而注意对刺激信息、对象的选择又很大程度受我们期望的影响——“我们的知觉系统和注意都限制了信息能够被加工的数量,所以我们自上而下的期望导致我们忽视了期望以外的事情”。

那我们是否可以有意识地对期望进行调整,有意识地让自己更容易关注某些信息呢?事实证明,我们倾向于寻找什么往往就比较容易找到什么,比如说“手里拿把锤子满眼都是钉子”。具体到心理咨询使用的积极关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期望,调整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来更好地实现积极关注。

相关文章

  • 津巴多读书作业(三)

    远古时期,早在语言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用进化过程中越来越发达、敏锐的感觉器官与越来越精密复杂的大脑,对自然界各种信...

  • 津巴多读书作业(四)

    当科学家扬言人类在不久的未来可以实现基因选择,直接从基因水平决定生命可以依据需要成为什么样子时,心理学家也不甘示弱...

  • 津巴多读书作业(六)

    感觉和感觉记忆是同一过程,知觉与工作记忆是同一过程,感觉、知觉信息编码后存储进我们记忆系统,主要是用来干吗的?为思...

  • 津巴多读书作业(五)

    据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想象不出只有7秒记忆的生命是什么滋味儿,更无法想象假如没有记忆,生命会是什么样子。 假如没有...

  • 津巴多读书作业(七)

    生命个体从一个精子与一枚卵子结合开始,经过母体内的孕育,到出生,最终能演变发展成什么模样,从身体素质到精神世界,是...

  • 津巴多读书作业(一)

    1、心理、心理学、非心理学与伪心理学 心理本质是一种主观体验,而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

  • 津巴多读书作业(二)

    人类生存于洪荒宇宙间这个小小寰球,从自我意识诞生起,一直保持好奇宝宝状态,从未停止过对自身以外客观世界与自身内部精...

  • 津巴多读书作业(八)

    哇哦~翻开第八章,伊莎贝拉和爱德华情意绵绵地扑进眼帘,心跳咕咚漏掉一拍。连同当年流着哈喇子追暮光之城的那些回忆一起...

  • 津巴多读书作业(十)人格

    人格包含所有使个体行为在不同情境和时间里保持一致的心理品质与过程。 书上说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理解情境包括社会环...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一章读书笔记

    我刚刚收到《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这本书,还没等我开始阅读,就看到大力老师建了一个“津巴多读书群”。《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津巴多读书作业(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tt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