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这本书我看的很慢,他充满智慧的语言吸引我仔细的读着,博士将幸福的秘密如沐春风般地带入到读者的心灵深处。
着眼当下——《幸福的方法》读后感博士在书中设计很多反思的问题,看一篇反思一次自己过去的生活片段。突然觉得自己四十多年活得苍白无力。一直在追求幸福生活,可是什么是幸福,竟然说不清楚。回想起来,有时认为有钱就是幸福;有时认为不需要工作就是幸福;有时认为爱人理解就是幸福;有时认为孩子听话就是幸福;有时认为父母身体健康就是幸福;有时认为兄友弟恭就是幸福;有时认为同事支持工作就是幸福;有时认为朋友相伴就是幸福……但是这些生活片段让我感受良好,却无法成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更不能成为幸福的支柱。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不掺杂不良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博士在书中设计了很多练习方法,看一章接受一个练习,目的是引领读者将所学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十五个练习,有的我做起来很容易,比如书写类、完形练习类,这些可能与平时的工作习惯有关。而有一些做起来很困难,比如冥想,我无法用意念扫描全身,身体的很多部位都感觉到紧张,一做冥想我就觉得有很多事情要发生等待我去处理,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也许这就是我的问题所在,慢慢练习吧,假以时日,有规律的冥想会给我的生活带来深刻的改变。
博士把人生分为四种类型:牺牲眼前快乐,只着眼于未来目标的“忙碌奔波型”;放纵自己、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型”;对一切都失望,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型”;尊重生命价值发挥自己潜力全然投入生活的“感悟幸福型”。这个社会一直在褒奖成功的人,只看结果无视过程,致使我们很多人都是“忙碌奔波型”。我们认为工作越艰难成功后的幸福感越强,我们向这种生活方式臣服,我们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也感受着这种成功后带来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暂时的,它来自于压力和顾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绝非等同于幸福。书中写道“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是为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而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博士在书中解析了学习动机模式——溺水模式,这种模式是大多数人的学习动机,我们从小就被这种先苦后甜的模式刻在了脑海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杨振宁教授就曾批评过这句话,她认为应该是“乐作舟”,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本该是快乐的事情,书中说“在学校里,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追求快乐而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如果孩子对哪个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考虑选择得失时,老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试想,每个孩子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学习知识,未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工作,迎接生活挑战,在成功中找寻意义,并且享受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从而幸福一生。
这本书的结尾讲道,一般人对幸福的误解是:总觉得某样东西可以最终改变他的幸福感。但是通常也会导致我们失望,任何幸福的生活绝不源于某一件重大事情,幸福是累积而成的,无论是刻骨铭心的经历还是点点滴滴的瞬间,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关注日常生活细节,在这些普通平常的小事中获得意义和快乐,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就越幸福,我们的幸福感越强生活就越美好,人们就不会有那么多戾气,这个社会就会更和谐,我们将会迎来一个和平、仁慈的世界。
最后祝愿我们每人都拥有幸福的能力!
着眼当下——《幸福的方法》读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