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要注意适应性的培养,二年级是习惯的巩固,扩大孩子词汇量的积累理解与运用,三年级帮助孩子梳理舒适区,勾勒学习区。
四年级呢?四年级注意什么?那要来看看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的资深专家说过,到了四年级,家长想在学习上辅导孩子已经很难了,建议交给专家,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就够了,当时引起大家的哗然,今天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不得不跪拜。
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向青少年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期,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时期。四年级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机。在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孩子的学习习惯将很难改变。
四年级孩子的意志发展开始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开始具有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所以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恒心的关键期。随着孩子交往范围的扩展和认识能力的发展,四年级的孩子开始对很多事情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缺乏经验,经常会遇到许多自己难以明白的问题,开始产生很多不安和忧虑,需要家长和老师正确的引导。
大脑的抑制能力加强,儿童对于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变得更有意识;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和文字反应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处在转折时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提高,一题多解的数量增加。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在四年级尤为关键,而独立性和发展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
概括说,四年级的孩子——
1. 难以引导时期。
公认四年级学生非常难以引导,有些专家认为在学习期间的十多年里,四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别最大。由于家庭环境和其它事物的体条件的差异,孩子对验差距很大。由此,个人知识面也迅速拉开差距,可以反过来对老师的指导提出更高的需求满足的要求。
2. 开始意识到“自己“。
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四年级学生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己”的位置。在反复比较、衡量的过程中开始认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的关系,并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等同于他人。这个“自己”常常站在主观愿望的对立面。在处理事物时,能够说服自己,调整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换句话说,孩子需要更多的信任、探索、尊重、认可和协助。
注意看是协助,不是控制,不是强制,不是要求,是协助!不理解的,观察交通协管员三个小时,体会一下协助的含义。
你可以给她画出一个地界来,共同商量一个规则,然后任由她的小马达带着她开始奔跑在她需要的状态里。除非抛锚,你不要再想着控制Ta。
这个阶段,引导孩子的思维比较好用的是气泡图。
气泡图: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组来修饰某个对象。中间的气泡中填写被修饰的名词,然后将形容词或词组填在外围的气泡中就可以了。主要是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描述物体。
气泡图主要增强学生使用形容词描述特征的能力。中心圆圈内写下被描述的物体,外面圆圈内写下描述性的形容词或短语。气泡图只限于一层,外圈的词语是用来描述中间的主题。
气泡图的适用范围
一般性描述:用多个描述性词汇将某个事物或某个人的特点、特质勾画出来。
辅助阅读:用于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孩子可以借助气泡图更好的观察人物的细节。
辅助写作:是一种帮助初学写作的孩子组织语言的好方法。
圆圈图没有特殊的限制,更多的是趋向思维的多角度联想,不限于几个层次,自由,天马行空,更适用于低段的孩子;气泡图更多的是需要在联想的基础上有一个加工过程,将与事物之间的特征进行抽象的过程,只有一个层次。
从三年级下学期,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用这个图没有太大困难,当进入到四年级的过程,从能力水平而言,用这个图,对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概括能力的锻炼,感受能力的表达都会起到一个积极提升的作用,对于四年级的思维和心理发展过程,也是比较贴合的。
比如说四年级的语文第二课《但愿人长久》,用圆圈图:

思维就处于一个发散的过程,还附带读者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没有分析,当然,也没有好坏之分,孩子是自由的。
而用气泡图,思维的认识就被拔高了一个层次。

孩子能够在词语的变化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她还同时学会了如何分析人物描写中的性格特征。
试想:当这张图在她的头脑中形成模式,她在实际的生活中,会用这样的方法归纳身边人的性格特征,乖乖,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可以强大到什么程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