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想做这行的初心,是因为想帮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给别人撑个伞,即使社会处处是套路,处处是诱惑,我还是想做个真实一点的自己。
但经历了很多事后,心被伤得不轻,大部分的当事人以为我就是个免费的,她们本来就应该得到免费的,还有些人在我面前哭穷,转身就可以高价委托别人。
之前的我是真的穷,也没有人帮我,所以我就想帮帮像我之前那时候处境的人,结果得不到什么感恩,是不是做我们这一行就要狠心呢,知道有的同行各种套路高收费不办事,吓唬当事人,对比之下,就显得我好另类”
忙完今天的工作,在微信群中跟同行们聊天,群里的都是跟我一样的新手律师,突然其中一位同行就分享了这么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
正当我想表达我对这位同行这段话的想法时,群内的另一位同行及时予以了回复,与我想回复的内容大致相当,他是这么回应的:
“事实上呢,你的想法一方面是想帮别人,另一方面是想获得心理满足,至少希望帮助的人能够感恩。如果你只是想帮别人的话帮助成功了你为此开心就好了,如果想获得心理满足的话就要讲一点方法。
比如一开始按正常价格去报价,最后要钱的时候少要一点,这样才好一些。如果因为你报正常价格当事人不委托你了,那只能说你的名气还没起来啥的,反正还是别纠结吧,找到自己的目的才好。”
作为律师界的一个“散财童子”,我常常在法院、律所、互联网上免费给有需求的人提供帮助,有的想委托我承办案件,也会被我综合判断后推掉,原因还是觉得对当事人来说成本太高,不论是金钱还是时间,有些当事人都耗不起。
在回绝他们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偶尔我也会觉得后悔,但这真的没有任何意义。
也有的当事人在咨询的过程中,或者在咨询后很没礼貌,虽然我还是会耐心解答他的问题,但却学会了不去带任何情感。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懂礼貌,都知道感恩,既然自己从事这个行业,也主动愿意去做那些让我们心理能够得到满足的事项,就不要去纠结偏离这些事项的得失。
我们也需要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太多,在得不到的情况下,心理落差就会很大。
另外,我们从来都不是被选择的对象,我们也可以主动的选择别人,或者选择“做,还是不做”。
再次,自己的情绪处理也很重要。
从我自身而言,我好像也不太在意当事人的一些负面回应,因为一开始的出发点我就已经非常明确。
听到的那些故事就当是他们支付给我的酬劳。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