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曾在《沉思录》中提醒人们:“记住仰望星空,而非注目脚下。”我想,我便是抱持着这样的期望与忐忑来到了这一场五日学旅。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秉持脚踏实地的信念处理各类事件,偶有察觉,少有思考与总结。当王老师、杨老师将心理、家庭教育中成熟的理念总结归纳,并带到我们面前时,我欣喜万分,因为我们都需要有坚定而和善的信念去改善班主任工作效能。
全然接纳、破除二元对立、同理心、倾听、观察,放下成见与内心的批判,样样是为人师者的功课。我想,沿着前人的足迹定能寻到美好的桃花源。在听课过程中,脑中不断浮现出我可爱的学生们。“在那个时候我知道该怎么做就好了!”“他向我发出信号时,我竟没有发现。”“是啊,我不喜欢他在先吧。”反省与诘问交织,甚至有点折磨我,这一份失落与无力感,是因为工作中常常出现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但作为老师不愿放弃,渴望抓住时间与机遇。待整理好这几天收获的锦囊,整装再出发,爱学生,更爱自己。
从王老师的分享中、杨老师的讲解里,以及现场孜孜不倦共同学习的优秀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小火山式喷发的学习力与归纳力,值得借鉴与学习。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新”字,它出现于“新时代”“立体因果”“运动力法则”“人本取向”等多个方面。第一,儿童之“新”。我们总在感叹当今学生“不一样”了,究竟哪儿产生了质变?王立宁老师一席话拨开了我心头的迷雾:时代的发展、信息的繁杂影响了儿童的是非观,形成了较为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因为惩戒少了力量,传统模式的说教没了作用。而我们必须主动抛却传统教育思维的禁锢,以新的心态和姿态拥抱“新儿童”。第二,环境之“新”。老师告诉我们,环境是立体的,二维空间易对立,上升到三维、四维空间时,是尊重、包容、全然的接纳。我们鄙夷世俗,但无法免俗,看待学生、面对事件用俗世的是非对错、高低贵贱加以评判,我想,这种状态需要点醒的一刻,从浑然不知到清澄自知,是我要时刻自省的。无条件关注孩子,他们的成长自有规律,我正在用心施以温暖的陪伴。第三,教师之“新”。相信这几天的学习令许多老师心底震撼,我不禁思索过往的行为。“镜子原理”让我们从他人身上关照自己,孩子何尝不是呢?我们是孩子观察的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希望孩子能成为怎样的人,我便成为怎样的师。以新观念走入教室,面对问题时,不走回“老路”上,相信有了心理学、家庭教育理念的技艺傍身,教育之路会愈发平坦。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的梦想是成为温暖的教师,我很幸运它正慢慢成真。让我们怀揣好奇心与想象力、保持内心和善与信念坚定,盼望着,撑一支长篙,往美好的未来驶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