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3

作者: 五彩云霞_d53e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15:45 被阅读63次

  臊子面

        臊子面是名扬八方的陕西关中美食,尤以岐山臊子面最为出名,被列为国宴面食之一。其做工讲究,食材丰富,色香味浓,营养可口,满嘴留香,在我的家乡有着第一美食之称,对于远离故乡的人来说,解乡愁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咥一大老碗香喷喷酸辣辣,薄、筋(筋道)、光(滑溜)、煎(热)、稀(汤多)、汪(油多)的正宗岐山臊子面,立马有了心旷神怡,飘飘欲仙一般的感觉,真是味蕾惹乡愁,味蕾解乡愁啊!

2019-05-03

臊(sào,不读shào)子面,是西北地区汉族传统面食,以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最流行,也是西府(今陕西省宝鸡市)著名小吃。臊子面,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

      陕西省臊子面历史悠久,尤以宝鸡市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

        据说岐山的臊子起源于商周时期,清代已经很驰名。岐山大小饭店都供应臊子面,或者干脆就起个“岐山臊子面馆”“臊子面馆”或"老**臊子面”等,只卖臊子面。而其生意往往不错。

      其实臊子面说通俗就是肉丁面或肉末面。在《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这里的臊子就是肉末,肉丁的意思。

2019-05-03

  臊子面做工精细,程序考究。

      1. 五花肉切薄片,锅烧热中火加适量底油,放入八角,花椒,小茴香出香味后,将猪肉片放入翻炒,炒至肉全部变色放入姜末,辣椒粉继续翻炒,随后烹入黄酒,翻炒至肉片的水份都出来了,有红油析出后烹入陈醋,出醋香味后加酱油,翻炒均匀后加入2碗开水,转小火煨炖30钟,即成肉燥

      2. 鸡蛋在碗中打散,平底锅抹层油,将鸡蛋摊成薄皮(一枚鸡蛋能摊出三张),晾凉切成小块备用

    3. 胡萝卜,土豆,豆腐泡,木耳切成细碎的小块,青蒜,香菜切碎备用

      4. 另起锅烧热加底油,放入1小勺辣椒粉,出辣椒香味加胡萝卜,土豆,木耳煸炒透后,加适量的肉燥,用5汤匙陈醋烹香,加两碗清水烧开备用

      5. 煮面,面煮熟后放入大碗中,浇上配汤,撒上漂菜--蛋皮,豆腐泡,青蒜,香菜即可.

风味特点

      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应该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

      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关中地区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丧、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

      臊子面,品种多达数十种,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味鲜香浑厚而不腻。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以酸辣著称。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得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臊子面对关中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关中地区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一般招待两顿,所谓早饭和午飨,而早饭臊子面即为主食。

      关中农村地区,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上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仓神、灶神等,后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献上一碗臊子面以示怀念。

有关岐山臊子面,民间还编成了陕西快板书,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表达了人们对其的喜爱:

      陕西快板

《赞岐山臊子面》

提起岐山臊子面,

世上无人不称赞。

民间手艺代代传,

至今已经几千年。

赛过兰州的牛肉面,

出了西府就口味变。

薄筋光,酸辣香,

煎稀汪,后味长。

色泽鲜艳醋出头,

一看你就口水流。

撒些蒜苗和香菜,

人人见了人人爱。

能治感冒能发汗,

胜过四川担担面;

既有汤水又有面,

胜过武汉热干面;

五颜六色真好看,

胜过北京炸酱面;

又薄又光挑不断,

胜过过桥烫米线;

营养丰富价格贱,

胜过上海阳春面;

五洲四海放眼看,

哪有这么好的面?

…………………………

周文王,周武王,

横扫六国秦始皇,

唐太宗,汉刘邦,

则天武后变女皇,

十三朝代多帝王,

都爱吃岐山一口香!

姜太公,垂钓竿,

每天面条吃九碗,

迎来文王访大贤,

创立周朝八百年;

周公旦,爱吃面,

三吐哺,一顿饭,

整天忙得团团转,

招待贤人臊子面;

蒙恬吃了岐山面,

驱逐匈奴把功建,

胡马不敢度阴山,

修筑长城整两万;

韩信吃了岐山面,

南郑去把汉王见,

拜将台上威风现,

垓下一战定西汉;

卫青吃了岐山面,

带着外甥去征战,

河西漠北刀兵见,

匈奴心惊又胆颤;

张骞吃了岐山面,

西域诸国全走遍,

丝绸之路长漫漫,

三十六国通大汉;

苏武吃了岐山面,

北海牧羊节不变,

冰天雪地思大汉,

北地传书有鸿雁;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

寻找厨师到岐山,

从此不吃大米饭,

三军改吃臊子面;

薛仁贵吃了岐山面,

平定天山只三箭,

征东征西不间断,

伙头军做臊子面。

杨虎城吃了岐山面,

敢同老蒋对着干,

张学良吃了岐山面,

敢在西安搞事变!

…………………………

说了正面说反面,

反面经验要借鉴:

幽王不吃臊子面,

骊山烽火遭大难;

胡亥不吃臊子面,

赵高专权天下乱;

霸王不吃臊子面,

自刎乌江把头献;

吕后不吃臊子面,

吕氏家族全完蛋;

王莽不吃臊子面,

难将汉室江山篡;

杨广不吃臊子面,

溜到江都阴魂散;

安禄山没吃臊子面,

蹦跶几年被平叛;

慈禧没吃臊子面,

晚清几年就完蛋;

袁世凯没吃臊子面,

皇帝美梦两月半;

蒋介石没吃臊子面,

捉蒋亭前遇兵变。

…………………………

岐山面,真有劲,

曾经招待克林顿;

西哈努克也喜爱,

吃了不想柬埔寨;

连战吃了十八碗,

赞同统一收台湾;

特朗普若吃岐山面,

哪还敢搞贸易战?!

…………………………

开展外交搞统战,

用得上咱岐山面;

发展经济搞旅游,

西府小吃数一流;

一带一路启航程,

岐山面要立新功;

凤鸣岐山时代变,

臊子面作新贡献;

以食为天民为重,

早日实现中国梦!

战友们,要记清:

想吃好面到关中,

出了西安过扶风,

就到咱们岐山城,

咥上一碗臊子面

保你不想别的饭。

2019-05-03

      哨子面――我家乡的主打面,是我一生走到哪里都喜欢的美味美食,是我走到何处都忘不了美食,每当回到故乡或身处异乡,只要吃一碗老妈和兄弟姐们亲自做的哨子面,浓浓思乡情,尽在这碗面中,酣畅淋漓解乡愁!每次离开家乡,母亲便会在我离开前做一大锅肉臊子用罐子盒子盛好带回北京,能解一两个月的味蕾需求。即便在吃完了,自己也常常做一碗并不很正宗臊子面,立马有了回家乡的感觉。儿子孙子也都对臊子面情有独钟。都说最亲不过家乡人,最美不过家乡水,最香不过家乡食就是这个意思吧……

                   

2019-05-0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5-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fz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