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歌德谈话录》4

读《歌德谈话录》4

作者: 月如_ | 来源:发表于2020-08-07 06:46 被阅读0次

    其实,在阅读这本书以前,我对歌德的认知仅限于他的两部著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这两本书是歌德的代表作品,而实际上,歌德的作品不计其数,而他的成就不仅在文学上,在其他艺术类方面以及自然科学方面也是颇有建树的。

    所以,今天不看爱克曼的记录了,我们来百度百科看看歌德到底是个怎样的伟大人物。

    歌德全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百度百科中是这样介绍歌德的: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歌德的寿命比较长,他活了82岁半,爱克曼刚刚认识他时他已经是一个满脸皱褶的古稀老人了,可是,他仍然非常有活力地在魏玛剧院工作,当剧院遭遇火灾后还能有精力投入到剧院的重建工作中去,真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这么大智慧的人又能活这么久,还是很少见的。我觉得这要归益于歌德对自己的严格自律和对工作的热情。他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虽然忙碌,但却发挥了他的特长,一个古稀老人忙碌之余还在构思他的大部头作品《浮士德》,还在对年轻人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所以爱克曼才能有机会接近他,并且记录下这些珍贵的金句来。

    突然想起了好多天才都是英年早逝,让后人唏嘘不已。歌德能够善终,应该是他们德国这个国家之大幸。

    歌德的签名(好酷有木有)

    大约从40岁起,歌德的身体就变得僵硬和难以行动。他受到严重的椎间盘损伤和多根胸椎变形之苦。

    从这里看来,看来上帝对歌德的身体也并没有多眷顾。

    歌德跟中国也有一定的渊源,他对中国文学也有研究。

    从1813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有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诗歌,如《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他—直想把《好逑传》,写成一部长诗;读过《赵氏孤儿》之后,受到启发,他又计划写一部戏剧。1827年至1829年间,他便写了14首题名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的抒情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通过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歌德从中看到人类共同的东西。他在同助手爱克曼的谈话中阐述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他从中国文学谈到德国文学与法国文学,进而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全新概念。他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使它早日来临。”值得一提的是,2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另一思路也提出了“世界文学”这—概念。

    1832年3月22日11点半,星期四,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给我更多的灯吧!”这体现了他作为大文豪的乐观精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歌德谈话录》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fz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