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是战国后期的大商人,杂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持编撰了《吕氏春秋》一书。
吕不韦年轻时,其父对他说,种田可得“十倍之利”,经营珠宝可得“百倍之利”(珠宝奇货可居)。于是,吕不韦周游于各国大官僚、大贵族之间做珠宝生意,且舍得在“一把手”身上玻费(买通,擒贼擒王),结果获利颇丰,很快成了大富商。
后来,吕不韦到赵国的首都邯郸经商,听说秦昭襄王的孙子异人(名子楚)在赵国为人质,秦国数次攻伐赵国,赵国因此对子楚很不礼貌,子楚陷入了困难的处境。吕不韦的父亲对他说,子楚像珠宝一样“奇货可居”,贩卖他可以“获利无数”。于是吕不韦主动与子楚交朋友并倾囊相助,《史记》上是这样写的:
吕不韦往见子楚:“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待子门而大!”
于是,吕不韦到咸阳走秦昭襄王之宠姬华阳夫人之后门。华阳夫人无子,吕不韦便让子楚穿着楚国的服装去见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是楚女,见了楚服非常悦愉,马上把子楚视为自己的亲人,当做自己的儿子(后立为嫡嗣)。华阳夫人鼓动秦王立子楚做太子。不久,子楚就继位为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父亲)。吕不韦因立君有功封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可以说贩卖子楚是吕不韦一生做的最大的最赚钱的一次生意,真正称得上“获利无数”,吕不韦将“奇货可居”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
何谓奇货?顾名思义,就是稀少、罕有之物。
为什么说奇货可居呢?了解一点经济学原理,就会知道,物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稀缺性。稀缺性意味着将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去生产、保存。劳动量增多,价值也就越高。这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关于价值的定义相符合。奇货,意味着潜在价值的丰厚,对于以后的交易肯定有利。但市场上不光只有一个卖家或买家,也有其他人怀揣一样的心理看待这些稀有珍贵物品,在他们看来,谁先出手,谁就先获利。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同一种物品时,其稀缺性的价值也就会逐渐衰减。这样,市场上就存在奇货向普通货贬值的趋势。维持奇货高价值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把这些宝贝攥在自己手中,等到合适时机再出手!这就是奇货可居告诉我们的经商之道。
奇货可居,即意味着有利可图。这方面印象最深的是贾平凹的《废都》刚出来,一时洛阳纸贵,黑市卖到几百元一本。一些首批进货商贩甚至故意积压库存,造成缺货的氛围,乘机提价,狠狠地赚了一笔。虽然是非法行为,但充分说明了奇货可居的道理。
三言两语的经商之道,讲出来谁都能看懂,谁都能明白。不过,哪里有奇货?奇货不会写在每件物品身上,真的识别出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你必须通过大脑判断、辨别、分析,才能看透其蕴含的无限价值。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不容易!日常所见,常是鱼目混珠。对于价值的定义,心中要犹如一面明镜。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经商如此,做人也一样!在鱼龙混杂的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失误,如何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在人生路上取得成功,同样需要理性的眼光,炼就慧眼识金的本事!去学会判断,学会分析,学会选择!这样才能把握目标,找准方向!将自己由平凡塑造成特殊,使自己奇货可居!
吕不韦惊世之笔,莫过于最后将异人引见给华阳夫人,最后促使其地位攀升,自己的身价也水涨船高!这种奇货可居到奇人可居的进化,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条信念:人才具备最重要的价值,如果将人的价值最大化开发,将会创造最大的收益!我们要不断学会发现事物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发觉自己或者别人身上的价值!
要做到使你的商品奇货可居,还要学会“囤积居奇”,学会树立价值、储存价值。“囤积居奇”,在这里不是贬义词,它指的是奇货可居包含的重要方法论,也就是学会烘托,甚至可以说是创造物品的价值。由前面的价值定义,可得出这样一个规律:只要保持一个物品的稀缺性,那么就能保持其价值。当我们手中掌握价值时,我们就要试着保持价值。保持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它最大的效用,以期获得最大的收益。急于出手,草率交易,没碰到识货的买主,当作一般的普通商品卖了自然可惜。不光是对于自己而言,损失了潜在的更大收益,更重要的是耽误了这种贵重物品,使它失去了创造更多价值的可能。这就好比卖音响给聋子,好东西没有用武之地,糟蹋了。
生意经:奇货可居,说白了就是“囤积居奇”。用的好了,确实提高商品的价格,丛中牟利。比如,现在的房地产,宁愿闲置,也不愿降价卖给老百姓,因为它是“奇货”,所以价格反而节节攀升。这就是市场经济。但是我们在运用这一经营智慧的时候绝对不能违法,比如恶意收购,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则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得不偿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