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伙伴
八岁以前有小伙伴来家里玩。我依依不舍,她热情洋溢:“下次再来玩啊,回家注意安全。”
他们走后,她说:“以后他们来了你就躲起来,他们家的大人不省事。”后来,他们来找过我几次,次次都恰逢我“有事”外出,此后再无人上门。
八岁搬家,她说:“咱去一个清静的地方远离是非,好不好?”能不好吗?方圆一里香无人烟,开门见山,鸟兽虫鱼倒是不少,你看我笑得多开心。
那也没关系,一个人待久了,总会习惯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00853/6fe43147a156b452.jpeg)
2.离婚
关于离婚这件事,我很有发言权。
上一封离婚协议我尚且跟她,下一封我就跟了我爸。
她说:我们过不下去了。
我:离。
住宿一周回家后我问:“离了吗?”
她说:“我考虑了一下,有你在,凑合过吧。”(我现在走还来得及吗?)
直到现在,她的理由变成了“你去劝你爸放过我吧。
我说:“及时止损知道不?不放过自己的,永远都是自己。”
她:“你真没良心”。
当家做不了避风港而是暴风雨的中心的时候,每个成员都是失败的,变成坟墓的婚姻,与每个人都脱不了关系。
3.拜年
我真的很社恐,尤其是面对该熟却不熟的那些人。
但是该拜的年一个都没少过,每次都是,我被交付给一个亲戚,跟着他到处“认亲”。
为什么不撒泼打滚拒绝呢?
拒绝完了还得我做饭,做了她也不一定吃,家里的冷空气至少要持续三五天,何必呢?
直到今年,在某个亲戚家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但大雪封山,我走不了。
开学前几天为数不多的跟她吵架,我说:“其实这样的事情早就发生过,所以我才不想去拜年。”
她质问我:“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我是你妈啊!”
我说:“你给过我说的机会吗?”
我倒是想说,没有机会啊,如果没有让我不能忍受的事情,我又怎么会在十一岁自己跑掉去找车站,又怎么会对我的表弟至今没有好感呢?
他们一群人围着我用我听不懂的方言嘲笑我的事情,发生在2013年,她知道的时候,已经2022了。
4. 房子
近几年来让我困扰良久的事情,根源永远都逃不过两个字:房子。
高速公路横穿家门,让我们一家人的“辛苦”无处安放,于是它成了新的负担。
有过机会盖新的房子,也想过买来那个古旧但宽敞的院子,但事情依然被一拖再拖,因为,没有人能够为这件事情负责任。
每一个抉择的时候,她都会问询我的意见,但最终,事情的发展却不如我所愿。
她给的理由往往是这样的:不盖房子,不花这份钱,你以后结婚生子,我还能给你一点微薄的帮助。
我说,我不结婚,你们不用为我考虑,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享受到你们该有的,你们的人生应该先为自己而活。
话说了无数遍,事情从未妥善解决,大家依然互相埋怨。
周三下午,机会又摆在了眼前,依然没人能做个决定。
她说,你都要二十岁了,不是小孩子了,我也做不了主了,横竖之后都是你要付的责任,这一次,你就自己选吧。
我说:我最近很忙,我要考试了。
她眉目间写满哀愁和疲惫,我默默移开摄像头,回了声好。
人总是这样,试图去依赖别人,从别人那里获取一个答案,以避免之后不如意之时,可通过埋怨别人来化解心中郁结。
《小孩》里有这么一句话: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就要相互谅解,无法谅解就要相互了解。
谅解的前提是相互,但我面临着待决定的事情太多,我该怎么预料未来,来为这个家庭做一个重大抉择呢?
5.意外
人长到一定年龄,就要被迫理解世事无常,就要学会瞻前顾后,就要接受生离死别。
在外上学的两年,村里的人陆陆续续,离开了好多,听到这些消息,我只能表示遗憾,然后在心里敲响警钟。
昨天听到她说,谁家的阿姨从难以进食到确诊肝癌,直到离世仅不过三个月的时候,我想我对房子的事情就有了选择。
不知道是对是错,但在我没有能力抵抗风险的时候,我希望这个家能有。
6.成熟
我不是很喜欢成熟这个夸赞,在初中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个很和蔼的年轻男老师,在某天的课堂上,他当众对我说:“也许是受过疾病的磨难,我觉得你比同龄人要成熟”,当时还挺震惊的,毕竟第一次有人这么说我。
再后来是我们分班后的新语文老师,某周一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你是不是经常看书啊,你写的周记很有鲁迅先生的感觉”,当然,她只是说像,也在其后一年里很多次的认可我和我的文字。
并不是说成熟不好,而是对那个本该在青春期的我来说,实在算不上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毕竟,没有人愿意在本该积极向上,无忧无虑的日子里小心翼翼地过活,被迫学会察言观色和隐忍不发,在耳濡目染里得知人情淡漠。
时至今日,我依然过分敏感,能够从别人的只言片语里寻得蛛丝马迹,去了解我在对方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比起中学时期的沉默寡言,现在的我像是叛逆期来迟,去尝试很多从前不敢的事情,也开始为我的个人属性中的“错”的部分进行纠正。
只是最近发现收效甚微,因为好像总有事情影响到我的状态,让我的改错速度远不及犯错速度。
但天空不会一直阴霾,我也一样。未来会越来越好,至少犯过的错会尽力规避。
每个人都是复杂多元的综合体,为什么非要把一个人固定于某一个标签,并依次单子标签解读她这条小生命呢?
人生在世,无法选择的东西太多,出生就定好了的原生家庭,终是其一生也洗不褪的灰白底色,但照片里的故事,由我自己书写。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00853/79145f7489a384f4.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