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原点(四)
陈清水两人抱着孩子很快来到钟浅村老郎中的家里,他们向老人叙说了孩子得病的全过程以及如何在公社卫生院治疗的大体情况。老人听了以后用手撑开双喜的眼皮看了看,然后拿过孩子的右手把了一会脉,接着说:“孩子是被阴气所伤,那阵黄风是墓穴里淤积多年的浊气正巧赶上龙卷风掀开了墓土,浊气得以释放,然后随着大风在大地游走,谁的点子低碰上它谁就遭殃。你的孩子就是那个点子低的人,他被浊气侵袭,丧失了元气,气息微弱,萎靡不振。孩子现在的身体是瘫软的,要想恢复健康必须治疗一些时日,孩子还要受很大的罪。”
董晓丽听后急切地问郎中:“先生,我家孩子不会有生命危险吧?你能救我的孩子吧?”
郎中手捻胡须,眯起眼睛思考了一会儿说:“或许差不多吧,这种病症我也碰到过几次,都治好了。不过,我还是要把丑话说在前头,你家孩子的病我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医治孩子的。还有,我给孩子治病你们不要干扰我,不要阻挠我,放手让我给孩子下针。你们能做到吗?”
“能能!”董晓丽一听孩子有救,使劲抹了一把眼泪说,“你放心用针吧,我们全力配合,再疼孩子也坚决不干扰你!”
老人点点头说:“很好!”然后起身走进内屋,不一会儿便拿出来一个退了色的红布包,接着把红包放在桌子上一层一层地打开。老人一连打开三层,最后竟然露出一个金黄色的包裹。就是这金黄色布包,里面珍藏着一节羚羊角。
老人说:“你俩看见了吧?这是难得的珍宝,藏羚羊角。这是先祖从西藏猎人手中购得,价值不菲。待会儿我给孩子喝一点,孩子立马就会睁开眼睛恢复精神头。”
老人说完又从另一个精装木盒里拿出一把小巧玲珑的银锉在羚羊角上小心翼翼地锉下一些粉末,接着取过来一只玻璃杯把粉末倒入其中,然后又打开一个小巧的陶瓷罐舀了一勺清水兑入玻璃杯中,说:“你俩撬开孩子的嘴让他喝下去吧。你们知道吗?这水也不是一般的水,也是专门从西藏带来的高山雪水,是专门泡制羚羊角粉末的。”
老人说得神乎其神,陈清水半信半疑。
陈清水接过玻璃杯,然后与妻子一起一勺一勺地把药水灌进孩子嘴里,孩子并没有哭闹,因为他不会哭闹。大约一个小时后奇迹真的出现了,儿子双喜眼珠会动了,接着慢慢睁开了眼睛,两只小手也开始活动。
董晓丽见状两眼放光,她一把搂过孩子,在他的小脸上亲了又亲,嘴里不停地喊着:“我的孩子有救啦,有救啦,谢天谢地,谢谢老先生!”
老郎中说:“也别高兴太早,眼下孩子只是恢复了意识,病情并没减轻,后续治疗还早着呢,也很麻烦。”
“不管多麻烦我们都不怕,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一切我们都认了。”董晓丽说。
老人说:“你先给孩子喂点奶,过一会儿我要给孩子扎针,扎针孩子可就要受罪了,你俩要忍住呦。”
“扎什么针呀?”陈清水问。
“银针,说明白就是给孩子做针灸。”老人说,“孩子血脉不畅通,感官也受到损伤,需要打通。”老人说着端来了一盒子银针,大大小小足有四五十根。
孩子不再吃奶,老先生开始给孩子用针。最开始从头顶扎起,接着是两只胳膊,然后是胸前胸后,再是两条腿,一直扎到脚掌。陈清水数一数孩子全身扎了足有四十根之多。可奇怪的是孩子一直没有哭闹,这让陈清水夫妇刚刚放下的心又重新悬了起来。
郎中扎完了针,又回过头来一根一根地活动活动,这时孩子轻微有了点反应。
就这样老郎中一连给孩子扎了三天银针,儿子终于有了反应。到了第五天孩子对针有了抗拒,郎中每扎一针他都哭闹一声。老郎中开始减针,头部基本不再用针,其他部位也在减少。
一天老先生长长吐了一口气说:“幸运呀,你们的孩子真的有救啦。我向你们保证,不出十天孩子就能够站立。不过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左腿走路会不得劲,症状轻重暂且不好说,也许问题不大,反正不如从前好。看看吧,这才是治疗的第一个阶段,随着治疗的延续,症状会越来越轻。暂且停几天,你们回家让孩子休息休息,过五天再过来。我今天再给孩子喝一点羚羊角粉,提提精神。等到孩子能吃东西了恢复健康就快了。”
“多谢先生,你救了我孩子一命,你是我家孩子的恩人。”董晓丽说。
陈清水问先生:“老人家,这几天让你费心了。客套话我也不说了,你算算,这几天一共需要多少钱?如果我身上的钱够数我就付清医药费,如果不够我先欠着,回家想办法,下次回来一块付清。”
老先生说:“钱不钱的无所谓,孩子的病能治好是大事。医者仁心嘛,当医生的最希望的就是能给病人治好病,钱是第二位的。钱不多,主要是羚羊角的花销,这几天一共给我五十块钱就行,如果有就付清,没有就欠着,什么时候有钱了再给我不迟,真作难了不给也没事。”
“五十元?”陈清水听后心里一惊,心想,“掏遍全身也就四十块钱,还差人家十块钱,那怎么办?”他问妻子,“晓丽,你身上还有钱吗?我的钱不够,还差十块钱呢!”
董晓丽回答:“我身上哪有?钱都在你那里呐!”
郎中一听钱不够,忙说:“有多少给我多少,欠着就欠着,不就十块钱吗?不是事儿。你们还会再来的,到那时再给我也不晚!”
“那就谢谢老人家了,你真是好人!”
“不用谢,你们回去吧。路上要小心,别再让孩子受了风寒,如果再添新毛病那就麻烦了。记住,五天后再来。”
“记住了,老人家!”陈清水说完让妻子把孩子包裹严紧便一起回家了。
再说李昌云,她正在院子里陪孩子们吃中午饭,抬头看见了儿子儿媳抱着双喜回来了,心里一阵激动。她赶紧放下筷子来到儿媳面前扒开盖在孩子脸上的毛巾,只见小孙子闭着小眼睡得正香。
李昌云向儿子询问孙子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陈清水一一向母亲作了介绍。
李昌云听后长长舒了一口气,说:“谢天谢地,我的小孙子得救了,咱们碰上了好郎中,万幸呀!”
陈清水说:“这还不算完,后续治疗还很麻烦,也需要花费很大一部分钱。”
“那没什么,花再多也要给孩子治病,就是砸锅卖铁捧瓢拉棍去讨饭我也认了。咱现在猪圈里不是还有一头猪吗?把它卖了,换回几十块钱,再向你弟弟,你舅舅借些,一定得把我孙子的病治好。”
陈清水说:“那是当然。借钱是肯定的了,没有别的好办法。我现在没有了工资,咱们家里又筹不够这么多钱只得去借。还好,老郎中并不黑,没有多要钱,这也省了不少。”
“咱遇到好人了,善人就有善报。”李昌云说。
第二天陈清水叫来了陈清亮还有后院的杨大哥,几个人一起把猪圈里不满一百斤重的黑猪捆了起来,然后拉倒公社屠宰场卖了四十多元钱。陈清水心里很高兴,心想有了这几十元钱又够孩子第二期的治疗费用了,以后再花多少钱那是以后的事,到时再想办法吧。(待续)
(锁文后修改漏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