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学习
心理学家对学习learning这个概念定义很广泛,即行为或心理过程被经历持久改变的过程。这个定义中含有两部分意义:
第一、 学习设计一种持久的改变(lasting change)比如我们打针感觉到疼痛,这时针和疼痛联系到一起,下次一看到针就会退缩,这种反应的持久概念就与环境有关。但如果我们听到一声巨响感到害怕,并不能称之为学习,因为没有引起行为的持久改变,只是一种规避反应。
第二、 学习影响行为和心理过程,从上面的打针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影响行为。
这学习这以名词上,其与本能是有区别的。与学习相比,本能行为受到遗传因素的的影响很大。正如鸟类的迁徙和动物的求爱仪式。而人类所有的活动,从工作到娱乐再到与家人和朋友的交往,都与学习有关,学习赋予了我们快速适应变化情境和新环境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学习比本能更多地体现了进化意义上的进步。
学习的种类非常多,而且也逐级递进,像较低级的习惯化(住在吵闹的街道,学会忽略过往车辆的声音)、单纯曝光效应(容易被经常看到的人和物所吸引)较高级的比如行为学习又分为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最高级的就是认知学习。比如顿悟和模仿行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也是在研究消化系统中唾液分泌(消化过程的第一步)时受挫而发现的。(这里得到另一个收获,受挫和犯错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会对问题产生新的转机和发现)因为用生物学无法解释小狗在没有迟到食物就分泌唾液一事让巴甫洛夫意外发现了关于学习的客观模型。刺激—反应,经典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会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与中性刺激关联之后,中性刺激便具有了引发相同反应的能力。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要素为: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应、非条件反应以及把他们连接在一起的时机。
在研究经典条件作用中,巴甫洛夫还一并发现了:
习得:即经典条件作用的最初学习阶段,指的是新刺激-中性刺激-与非条件刺激进行配对。
消退:条件反射并不能永久保存,当条件刺激出现,非条件刺激没有出现多次后,条件反应被消除,这就是消退的过程。
自发恢复:当条件反射消退后,条件反射再现被称为自发恢复。
泛化:若一个条件刺激害怕蜘蛛,你会对大小不同,种类不同的蜘蛛都会害怕。
分化:分化学习是与泛化相对,当生物体学会对一种刺激做出反应,而不是对相似的刺激做出反应时,刺激分化就发生了。
经典条件作用第一个应用者是约翰华生。
经典条件作用提供了一些工具以消除那些令人苦恼的习得性恐惧。一种治疗策略是一边让习得的恐惧消退,一边让患者接受对抗性条件作用治疗,也就是让患者学会对原先引起恐惧的刺激做出放松反应。
相对于经典条件作用我对操作性条件作用更感兴趣。
和狗分泌唾液相比较,让小狗坐或翻滚的话经典条件就不起作用了,因为后者是自主的反应。这些“自主性”行为实际上被奖励和惩罚所控制。因为奖励和惩罚对经典条件作用不起作用,所以另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就必须发挥作用了。
操作性条件作用是一种通过后果来改变行为的学习过程。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行为的结果如奖励或惩罚,会影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操作性条件作用子所以重要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操作性条件作用能够解释的行为比经典条件作用更多、范围更广;第二、它能解释新的、自主的行为,而不只是反射性行为。
斯金纳致力于把行为主义建立成正统科学。对于其中的奖励,斯金纳偏爱客观的叫法较强化物。正向的叫正强化;负向的叫负强化。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频繁地使用惩罚呢?
首先惩罚通常会产生即刻的行为变化,从而附带地强化惩罚的实施者。其次,惩罚的实施者在惩罚别人的时候回感到满足,感觉他们“算了账”或“报了仇”或让别人“付出了代价”。
为啥惩罚不那么有效呢?
一、 与强化不同,惩罚必须持续执行。
二、 奖励的诱惑可能会让惩罚看起来是值得的
三、 惩罚会引发逃避或攻击行为
其次在本章的学习中对顿悟产生极大的兴趣
柯勒在实验中发现,动物并不是没头脑地使用经过条件作用而习得的行为,他认为能够突破以新的形式或关系来感知熟悉的事物,并用这种方式来学会解决问题,这无疑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不是一个行为过程。柯勒把这种过程叫做顿悟学习,柯勒说,顿悟学习是因为对情境的感知方式突然发生重组。
托尔曼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概念,海马体是大脑绘制认知地图的生理结构。生物体通过探索所在环境的空间布局进行学习,即使探索行为不会得到强化,它们却依然会这么做。从进化的观点看,这种在头脑中绘制认知地图的 能力对那些必须寻找食物的动物来说,是具有高度适应性的。
那么更高级的认知学习是什么呢?
像在大学里复杂和抽象的学习。显然从根本上有别于巴甫洛夫、华生和斯金纳所研究的学习。像记忆、思维、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智力。这些高级学习我们下面的章节里仔细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