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晏殊 〔宋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描写清明节时的美好春景,展现出古代少女生活的乐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写清明时节,梨花飘落,新燕初来的春景,点出“春景”的主题,营造出社日欢快热闹的氛围,同时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明快的基调。“新社”即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这里指“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春社这天,人们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以表达他们对丰收的期盼。因此,首二句虽纯写景物,却蕴含了词人喜悦的心情。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三句,更加具体地描写春景:池上点缀着三三两两的碧苔,池边的树中传来一两声黄鹂的啼鸣,而空中则漂浮着轻盈的柳絮。低处的“碧苔”与高处的“黄鹂”形成对照,色彩明艳,动静相衬,有声有色;且二句对仗工稳,语调欢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歇拍处的“日长”一词,则说明夏日临近,白昼渐长,流露出词人惜春的情愫。
过片转为写人,作者以十分轻淡的笔触,截取了古代少女玩乐的生活场景,加以描摹,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情趣盎然、活泼有致的图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是说女孩们走出深闺,投进大自然的怀抱,正好在采桑路上碰头,那东邻的女伴满面春光,笑意盈盈,心中似藏着一件趣事。“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她正奇怪呢,为什么昨晚做了个好梦,原来那是今朝斗草赢的好兆头。想至此,她又忍不住偷乐了,以至“笑从双脸生”。“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比赛双方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词人抓住少女的心理及神情,刻画出一位天真纯洁的少女形象,同时也暗示出“斗草”活动场面之欢快,给人留下美好的联想与想象余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