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可以看做是全书的最终总结。纵观整个《道德经》讲授的无非就是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所谓天道就是“利而不害”,所谓人道就是“为而不争”。怎样才能“利而不害”?首在“为而不争”。我们要效法天道,只做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事情,而不做与人争利的事情。
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诚的话,听起来不动听华美,华美动听的话,往往不真诚。
此处的“美”,是指语言的花里胡哨、夸大其词,其目的在于取悦对方,借此获得对方的信任并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真理应该是最直观、最朴实的,过度修饰的话语背后往往潜藏着欺骗的内容。这句话至少包含了两方面道理。
一方面,要敢于听真话。
然而从古至今,很多人听不了直言不讳,更喜欢听经过包装的拐弯抹角的言语,也因此贻害无穷、悔之晚矣。比如:蔡桓公的讳疾忌医,齐桓公晚年重用易牙、竖貂、开方,唐玄宗重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子曰“君子敏于行讷于言,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上应敏捷,满口花言巧语、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的人,内心是没有仁德底线的。
只有行动才决定一个人的伦理道德价值。有的人不善于谈吐,口头表达不行,但书面语言能力高蹈。如西晋文学家左思,
另一方面,要重实干精神。
上至国家,下至个人,都应该重实干、轻空谈。作为有德的君子,应以空谈为耻。《晋书·左思传》称左思“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左思不善于言谈,却能以实际行动写出壮丽的文章。因此,相比夸夸其谈,我们要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理想,这是最大的德行。
二、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行为善良的人,绝不会与人争论是非;总是与人争论是非的人,不一定是良善之人。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周围的人争论得不可开交,周围总会围绕着一大群人。在这种场合,争论双方面红耳赤、唾沫星子横飞,完全丧失了理智和清醒,如同在人堆里掐架的两只猴子,胜败双方皆沦为看客的笑柄。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句话同样至少有两层意思:
1、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老子认为,从不随意评论人,从不为自己争辩的人,看似愚笨、木讷,实际上内心很清醒。不争辩的人是完美的,其本质也是善良的。
当然,也不是说人们因此就不能说话,只不过不要为一些无益的事情空费口舌,即便争辩胜了,又能够体现什么?言多必失,在争论的过程中,人常常会被情绪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言语的负面作用要远远大于正面作用。
2、强者从不为自己找借口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会面临各种误解、猜疑、指责,为了澄清这些委屈,我们往往会找对方申辩、解释,费尽心机求得对方的谅解、支持。在此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给自己找一大堆“借口”(即便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在对方的眼中也成为了借口),越辩越糟糕、越说越糊涂。
真正的强者从不会为了一时的委屈去申辩、解释。老话说吃亏是福,何必为了一时的长短去生闲气,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你是对的,最终还是对的,毕竟风物长宜放眼量啊。
三、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正有智慧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看似知识广博的人,不一定有真正的智慧。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辩证地阐述了在求学路上“博”与“专”的辩证关系。老子强调,过于强调知识广博,并不能真正明白道;而真正有真知灼见的人,不一定知识广博。
在求学路上,相比过于追求“博”和“杂”,我们的重心最终要落在“专”和“精”上。《菜根谭》言“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就是要求我们将有限的精神气力集中在同一个领域,才能做到学有所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被杂事、欲望所困扰,求学就会流于表面、博而不专。要想做到专,首在专注于心,否则求学永远迈不开走向成功的步子。
同时,要学会联系实际。求学不能只是为了追名逐利、沽名钓誉,而是要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真理。如果我们求学只是为了学得皮毛、流于卖弄,而脱离了实际,必定不会有真正的造诣。
四、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有道之人,从不为自己做打算(积累财富、追求权势等),他越是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越是将自己所有给予他人,自己就更加丰富。
这一句讲求的是人要有利他心理。人不应该过于追求有形的物质财富,还要在无形的精神财富方面加以努力。
《菜根谭》说“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焰不至焚人,必将自烁矣”。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面对治学、立身还是功业,都需要有一颗淡泊理智的心去应对财富、名利和权势,否则就会利欲熏心,甚至无法控制,最终害人害己。
怎样保持淡泊理智的心?就是尽量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在帮助他人、给予他人、奉献社会、回馈社会的过程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快乐。为了整个人类普世的幸福与自由,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拥有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煊赫一时的权势地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物质生活越丰富,精神反而越空虚。比如:东晋石崇、王恺富可敌国,甚至因为争夺天下第一富而开始斗富;明朝崇祯黄帝,是个十足的守财奴,面对天下乱局不肯动用内帑来激励将士,最终身死国灭;清朝的巨贪和珅,一家的财富相当于国家十几年的赋税收入,最终也被抄家清算。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有”反而是不断的付出、给予和奉献,在“舍”的过程中反而自己得到更多。帮人越多,自己越富有;给人越多,自己获得越多。舍得、舍得,舍的同时,也是一种获得;帮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五、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道(自然规律)让万物都能得到好处而不会伤害它们;有道之人,总是施惠于他人而不与人争夺利害得失。
天地无私,为万物生长繁衍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沃土,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也不会去伤害生灵。天道如此,善利万物不起坏心。有道德的人,同样要践行天道,默默奉献不争。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不争华丽的辩词、丰富的财富、显赫的权势,我们“争”的是如何让现有的财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如何让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菜根谭》言:“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平民百姓只要肯广施恩惠、行善积德,他相当于没有爵禄的宰相一般受世人敬仰。一个达官显贵贪恋权势、示宠邀功,活得反而如乞丐一般。
网友评论